却像是患了精神錯亂症,居然愛上我土家族的故鄉,和這些南方蠻子、土匪、軍閥。
歌功頌德不是我喜歡做的事,却實在愛上漵浦一幫同鄉的可歌可泣。他們都有不凡的故事,因爲湘西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的地位,湘軍、太平天國、庚子賠款、兩湖暴動、長征、雪峰山抗日,這些近代典故可以寫成一部小說。
我必須先介紹漵浦這個小縣的背景。
屈原﹔涉江──
〔入漵浦餘邅回兮,迷不知吾所如。深林杳以冥冥兮,乃猿狖之所居。山峻高以蔽日兮,下幽晦以多雨。霰雪紛其無垠兮,雲霏霏而承宇。〕
一般以爲這是對漵浦最早的景物描寫,也是屈原流放,停留在漵浦附近四年的證據之一。
嚴如煜清著名學者。漵浦人。字樂園。少聰敏,潜心經世之學。對地理、兵法、天文等均有精深研究。嘉慶五年(1800),舉孝廉方正,入京赴試,補陝西洵陽知縣。後加知州、知府銜。
毛克寬,湖南漵浦人。咸豐初,兄弟五人同入田興恕虎威營,皆以善戰著,克寬尤驍勇。平太平天國及黔苗之亂,歿于陣,年三十三。詔贈總兵銜,建專祠,賞世職。
鄭國鴻(1777-1841)字雪堂,原籍漵浦江口鎮。鴉片戰爭中著名的愛國將領,定海三總兵之一。1841年秋,鴉片戰爭經二次定海保衛戰中,三總兵鄭國鴻、葛雲飛、王錫朋率部收復定海,在抗擊英軍入侵時血戰六晝夜,終因彈盡援絕,三總兵同日壯烈殉國。
小時候,聽父親說過漵浦有兩個〔洞子〕的故事傳說。提到〔出米洞〕的由來,本源還是從裹小脚的曾祖母說的,父親講的時候,我是憑記憶硬記腦中的,直到有次偶然回到漵浦,與家人一起出游,到達白羊洞,景觀讓我想起父親的〔故事〕,除了大小比例,其它出米池、神像、供台等皆一如描述,父親說曾與童夥同往探洞,深不可測。
也許是我對父親的思念,造成情境上的巧合。但背後的神仙故事,仙人出洞,百姓供養米粽的一段傳說,却是地道鄉野故事,我不再繪聲繪影傳述,究竟能否和屈原扯上關係,恐怕只能當作地方民俗典故去欣賞吧。
湘西有三個地方以〔趕尸〕出名,漵浦就是其中之一,而父親還說過,祖父是會〔打照〕的,所謂〔打照〕就是符咒,〔辰州符〕在湘西非常出名,沈從文的〔邊城〕記載過辰洲符,却沒有說清楚究竟怎樣的情况,我却不只一次聽父親說,燒香,念咒,燒符,用一盆清水,要三五個童子圍著觀看,還有用針扎紙人,這就類似巫仇文化,可以抓到小偷,找失物,父親就是經常坐圍的小童,他說﹔〔從祖父用酒噴滅符的瞬間,可以看到人影。〕
至于趕尸他就沒有見過,他也只是聽說,前後兩個銅鑼,一個開道,後一個用鞭趕,他也曾半夜聽到敲鑼,就是沒有機會見到。
沈從文﹔〔沅水上游幾個縣份〕。提過漵浦出名的幾個人物。他也提過最近考證〔洪江〕是明清時代的內陸〔資本主義商業中心〕。其實,我家漵浦的〔橋江〕,還有大規模〔趕集〕的活古迹。曾祖父曾經在鎮上主持〔萬順祥〕商號,土匪陳漢章用他的人頭出過〔絹鈔〕,遠遠發行到漢口,父親常說,庚子賠款的債券和鈔券我家堆很多。
以下摘錄一段描述﹔
漵浦地方在湘西文化水準特別高,讀書人特別多,不靠洪江的商務,却靠一片田地,一片果園——蔗糖和橘子園的出産,此外便是幾個熱心地方教育的人。女子教育的基礎,是個姓向女子作成的(即十年前在共 産 黨中作婦女運動被殺的向警予,五四時代寫工運文章最有聲色的蔡和森的夫人)。史學家向達,經濟學家武育幹,出版家舒新城,同是漵浦人。
下面一段叙述則是紅軍[長征]時,經過漵浦的描述。
1935年11月19日,紅二、六軍團在桑植舉行突圍誓師大會。賀龍、蕭克分別向部隊下達了突圍命令。當晚,紅軍主力即開始向東南方向突圍。駐扎在沅陵的敵軍發現紅軍動向後,立即封鎖沅水,企圖阻止紅軍渡江。紅六軍團十七師和紅二軍團四師的先頭部隊在突破澧水封鎖之後,于22日奔跑了100多裏山路,分別搶占了沅水北岸大晏溪和洞庭溪渡口,控制了江面,幷連夜搶搭浮橋。自23日至25日僅三天時間,紅二、六軍團18000餘名指戰員勝利渡過沅水,在橋子坪會合。然後兵分三路,直插湘中的辰溪、漵浦,迫使敵軍只好調兵遣將改“圍剿”爲“尾追”。這就使紅軍贏得了爲期一周的休整時間。紅軍在辰溪、漵浦期間,共建立了38支“抗日游擊隊”,有隊員1700多人。與此同時,還建立了“職工聯合會”、“工人糾察隊”、“工人團”等組織,懲治土豪500人,鎮壓罪大惡極的劣紳50餘人,籌集了大量糧食和大批衣物,幷且擴充紅軍近2000人,大大壯大了紅軍的力量。
曾凡華筆下的〔布衣將軍〕向仲華。就是當時參加紅六軍的漵浦人。
曾祖父陳英祥,曹坡村佃農出身,入曾祖母家爲學徒,庚子賠款後曾祖母家破産,曾祖父入川販鹽,遣祖父習武保鹽,他是橋江鎮第一號共産黨員,却在迎紅軍後,被戴高帽游街羞辱拘禁,又因本鄉農社農民連署擔保釋放。
他開始反共,從此他要子子孫孫反共,這就是我家史的〔包袱〕。祖父是貴州講武堂出身,此時開始擁槍自保,組織地方團練,殺匪無數,父親年幼曾親睹祖父殺人,文革時,祖父因饑餓引起的水腫餓死。他告誡子孫﹔〔當共 産 黨六親不認,沒有一個會有好下場。〕
岡村寧次
1945年,湘西戰役歷時兩月,終以日軍潰退而告終。據中國軍隊公布的材料,此役共擊斃日軍12498人,馬1286匹,毀汽車292輛。中國軍陣亡7737人,傷12483人。湘西戰役,是1944年以來,中國正面戰場上打得較好的唯一的一仗。日軍經此次作戰受挫,遂開始全面收縮兵力,一邊布置部隊首先從廣西、廣東等地後撤,一邊焦慮地注視著整個戰爭態勢的發展。〔龍潭抗日陣亡將士陵園〕
位于漵浦縣龍潭鎮弓形山,建于1945年秋。1945年4月16日,日本116師團109聯隊瘋狂進犯漵浦龍潭地區。17日中國陸軍第74軍51師兵奉命揮師龍潭進行英勇反擊,鏖戰28個晝夜,殲敵2千餘人,我軍亦陣亡將士700餘人,戰後擇地于英雄山南端的弓形山,建墓立碑,原陵園建有浩氣門,紀念塔、碑墻、千秋亭、英烈墓等紀念建築;烈士墓北側建有倭寇墓,掩埋700餘具日軍遺尸。
龍潭離我家二十余裏路,父親于此時抽壯丁抗日離家,送往前綫作戰。
我很驕傲,我的故鄉漵浦,從來沒有被日本人占領過。
而此時,距離長征時所謂〔紅軍在辰溪、漵浦期間,共建立了38支“抗日游擊隊”,有隊員1700多人〕,已經十年。
父親從前綫檢回命,摸黑逃到姑姑家,姑母說祖父正在芷江修機場,父親和同伴跑到芷江找祖父,祖父叫他去考芷江憲兵學校,父親和一百多個漵浦流亡學生,輾轉到了重慶,戴潤生是縣長的兒子,那時也成爲父親最好的朋友,因爲抗戰,同鄉就暫住在母親的姑母家,戴潤生就是上海表姑武松翠的丈夫。
抗日勝利後,父親復員上海,加入接收日本占領軍,不料東北局勢轉變,對日本占領不成,改爲接收臺灣。
我的一張廿年前的照片,出現在漵浦文史中,已經出版六年的第五輯『一方熱土人』,照片中我剛滿十六歲。我代表父親出席同鄉會,同一天給同鄉李鳴舟祝壽,我依然對當初照相的情境存在記憶。
去年底,表姑拿這書來給我看,赫然發現我的照片也在其中,除了我全是一些白頭父老,更有一些去臺灣卓有貢獻的大人物。
表姑說,這書裏頭有張照片,你是哪個?我一眼看出我站在後排,表姑拿出老花眼鏡,仔細端詳半天,然後說,是一個小夥子哪,你這一說就像了。
除了向警予蔡和森妻子,和鄧小平同是勤工儉學留法的女教育家,創辦漵浦湖南第一所女師小學。這些近代名人對漵浦的文化貢獻,還有更多人。沒有精采故事的不列入,何仿從异人异事的角度去瞭解他們。
出版家舒新城,『故鄉』散文集作者。
曾凡華,最後一戰─『湘西雪峰山會戰紀實』作者。
舒文中,年輕時參加抗日,文革時被打入右派,關進牛棚,却因此研究“洛書”寫出《同心迭加幻方》《勾股數組》等書,被美國數學學會吸收爲會員,幷受邀日本講學。
北大教授向達,是隋唐五代史的專家,『鄭和航海圖』作者,毛子水隨胡適去臺灣,向就任北大圖書館的館長,策動傅作義保護北平文物,文革時含恨而死。
武(土育)幹,國際貿易學家。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和中國商業史學會顧問。上海周佛海欲辦經濟研究所招武兄弟供職,兩人拒不出任,從海上逃回漵浦,弟溺死福建。長女武松翠,是我從小聽母親談及的,共患難表親,曾是上海瞿溪路第一小學校長,大表哥戴圍城任上海法制報編輯多年。
唐震環現在是兩岸文化交流協會的理事長。臺灣〔監獄作家〕、政治犯,『一個死刑犯的心聲』作者。約與雷震同時入獄,父親偷偷去監獄看過他,出獄時父親曾要我跟他去學寫作,他却回到中國來,我近年才發現竟然就是同一人,難怪當初父親說﹔〔他又要搞名堂。〕。
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杜元載,臺灣師範大學校長,爲調高師範生公費,與同是湖南人的當時臺灣省主席黃杰唱反調,對同鄉非常重視,標準的騾子脾氣。
李鳴舟曾從辰溪兵工廠,親自替漵浦縣長買兩挺機關槍下鄉剿匪。到臺灣時有人說媒,介紹當時臺灣行政長官陳儀的妹妹,他却拒絕了。做到審計部的廳長,三十年清廉自持,替臺灣百姓守住荷包。陳儀就是臺灣二二八事件的軍方將領。
賀楚强是國民政府第一届國大代表,總統府參事,臺灣民族晚報社長,與湖南南縣黃少谷均曾是馮玉祥幕僚。
小江口李權是叔公的高炮部隊上司, 1946年到臺灣建立軍人補給證制度,很得孫立人賞
識,後來受孫案牽連,上校領少將薪,帶兵做事大公無私。
叔公也是抽壯丁離家的,像他們這樣到臺灣的同鄉,僅同宗同村的長輩就共有十多個,人來人壽這〔人〕一輩最多,人胤叔是飛行員,退役後是中華航空公司,首航直飛荷蘭班機的機師。橋江的嚴慕義,女兒是臺灣歌星嚴如冰,另外香港的武打明星向華强也是漵浦同鄉。江龍泉是我的表舅公,他的兒女都是大學教授。姓丁,李,夏,向,舒,黃,武,謝,嚴各姓都有,全縣有四百多人到達臺灣,曾經返回探親的有兩百餘人,如今僅存約三十人,第二及第三代漵浦人,超過千人。
養父人伍,曾經告訴我他年幼發生的事。雪夜裏,他和生父,舅公三個在穀倉玩耍,三隻老虎進村覓食,穿過陽溝,喝口水就往樹叢裏躦不見了。後來,他們三個人都分別到了臺灣。
有一天,養父夢到舅公托夢給他,他立即從香港搭飛機回臺灣,第二天清晨,我陪他直奔醫院探望舅公,見到垂危的舅公後,養父問我生父的情况,我說,和舅公模樣氣色差不多,乍看簡直是同一個人,養父瞪著我,眼中有著一股說不出的迷蒙。當晚,他提出明天一早再去探望生父。第二天天剛亮,哥通知我,昨晚父親在養老院中過世,清晨院方通知的,遲了一步,養父說〔應該先看我哥的。〕
又過了一天,表叔通知,舅公隔一天晚上過世了。養父說,想不到一次送二個人,他等到父親出殯後,沒要人陪,獨自回到香港。
養父是湖南國立八中畢業,究竟國立八中位在哪里我根本不知,他有哪些同學我亦從來不知。他曾經跑去橋江機場,和協助中國抗戰的飛虎隊員,用英語攀談,幷要求美國飛行員送他上天,居然真的成功飛上天,因此養父除了寫一手工整顔字,英文也不算差。當時,他高中畢業就被軍統局的戴笠,到學校點名送去政工幹訓班,他是真正的第二期畢業的特務,此後,在抗戰過程中,他的行踪一直成謎,我從小按照家俗過繼給他,替他保密身分也成了習慣,直到他去世爲止。我必須提一提他,他一直將我當親骨肉,其實,我的個性比他還叛逆,他對我既疼愛又無奈。
抗美援朝的時候,羅治芳參加志願軍去北朝鮮,被挑選進入飛行大隊,飛機被飛彈擊落後
跳傘被俘,逃回地面部隊繼續作戰又被俘,轉送到臺灣,廿年後,偷渡轉往緬甸,企圖返
鄉又被緬甸政府關了六個月,最後用徒步從緬甸走進貴州,再回到漵浦。
鄭歡音,是中央軍校的鐘文武青梅竹馬的妻子,懷孕二個月後,鐘文武離家作戰,三十年
夫妻失聯,開放後,携遺腹女赴香港準備赴台定居,受法令限制必須等待五年,即將届滿前,獨女在港車禍死亡,鐘文武奔走伸冤,得到香港人權協會輔助,官司勝訴前鐘文武身體不堪負荷去世,我的生父、養父台港兩頭接濟他夫妻,目前鄭一人住香港。
我的親姐姐,出生在蘇州那所,父親接收的日本大使館中。
母親送姐回故鄉省親,才進漵浦城,就有人通知說土匪要進城了,幷且許多匆忙返鄉的同鄉都說四周沒有出路,路上都封鎖了。母親身爲長嫂,尊父親矚咐,安頓好破敗的家,祖母却不准母親帶走大姐。終于,有一天表姑的轎子半夜到了我家,表姑大著肚子,他已經躲躲藏藏過了二個多月,如同驚弓之鳥,因爲他是縣長媳婦,母親和表姑一起,由祖父帶著十多支槍,連夜護送他們出走,輾轉坐火車換船,到達上海。母親轉達了祖父的口諭,走!
我親生父親告訴我,他把四行倉庫的所有物資送往臺灣,再把共黨證和派令丟到黃浦江。半夜裏,就在一望無人的上海外灘,仰天高歌〔中國一定强。〕
父親從上海抵達基隆,從基隆農會一路接收到太平洋岸的花蓮,台東農會。冥冥中,他一生就是戰爭時代的縮影。
漵浦文協也來了信,附上新一輩的文藝青年資料,有〔國畫〕的作者,王躍文。
王躍文
1962年生。湖南漵浦人。王躍文簡介
1984年大學畢業,曾在湖南省政府工作。1989年開始文學創作,曾獲湖南省青年文學獎,中國作家協會會員,現客居長沙。
已出版長篇小說《國畫》、《梅次故事》、《亡魂鳥》、《朝夕之間》,小說集《官場春秋》、《沒這回事》、《官場無故事》
一個以行動藝術展現環保意識的〔舒勇〕。
1998年11月4日,人體行爲藝術《地球在流血》成爲其里程碑作品,被《南方日報》評選爲「1998年廣州十大社會新聞」、《羊城晚報》評選爲「1998年二十大娛樂新聞」,有關專集、畫册、電視劇、電影《行爲藝術史的第一次》正在出版和籌拍之中。
還有許許多多,我不知道的人和事,跟我的出身故鄉有關。
中國那個地方不是歷史哪?
我感覺漵浦這個地方,和近代中國的歷史,有絕大的關連。
這些幸存的人,和歷史上,遠遠的被送到新疆墾荒的湘軍,參加太平天國,被屠戮在沙場上的可憐農民,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和寫照。
從鴉片戰爭失敗,建設臺灣的劉銘傳,曾國藩,到太平天國,再到日本侵略中國,國共內戰。
親眼見到,九十高齡的養祖父,看見養父的痛哭失聲﹔十八歲被牽離家的叔公,五十五年後,他見到八十二歲,從新疆勞改回來的親哥哥那一幕,我內心受到殘酷的激蕩。
我,出生在臺灣北部一棟木造日本式房子裏,隨著父親被排擠貶抑,我在鳳山黃埔軍校的後山眷村長大,住的是泥巴敷竹片的土房,仿日本南洋建築的改良〔土脚厝〕,住在這裏唯一的好處,就是每年可以見到蔣介石來黃埔巡視一次。
小時候,同伴玩的游戲是〔美國開綫〕,〔中國開綫〕以及〔黃埔開綫〕。所謂黃埔開綫,就是和鄰村的孩子,用石頭互丟,攻打山頭,誰占領山頭就歡呼稱王,常常有孩子頭破血流,每個男孩子頭上都有縫過的疤記,于是,陸軍眷村被稱作〔流氓村〕。我從小,因爲參加棒球比賽,而看到外面的世界,我决定離開眷村。
我的棒球教練是個受過日本式教育的運動員,他很熱心的也很嚴格的訓練我,我在玩〔黃埔開綫〕的時候,是個很優秀的〔投手〕。當兵,我也受日本式軍事訓練,我進入的企業,也是日本殖民産業改組的農企業,雖然我不喜歡日本人,但是,有一天,我却被邀請去日本考察一周,然後,我决定學我的父親,離開企業,離開臺灣,離開中國,走得更遠,我是這樣介紹我自己的。
中間思想
仔細看太極圖,一半黑的,一半是白的,但黑的中間有一個白點,白的中間有一個黑點。如果你是黑的中間這個白點,意思就是說;『如果你是白的,四周全是黑的,你依然是白的。』這時候,你就是中間份子。
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
[祖國]是你叫的嗎?
台灣正在給中國大陸上課,上的正是民主政治課。 群眾是盲目的,一旦發動就難以善後,群眾運動是一個載胥及溺的過程,[民主]則是一種覺醒,中國正在覺醒,從台灣建國經驗覺醒。 民進黨前黨主席施明德發動倒扁運動,三十萬群眾響應走上街頭抗爭,支援義工、義捐大批上陣,聲勢浩大,引來許多正在台灣旅遊的大陸民眾好奇,情況好像是當年回大陸探親的老兵,引來向來閉塞的大陸鄉民圍觀,其實,這個事件不僅成為大陸當局關心的政治焦點,更是大陸人民不經意的一個強烈刺激,原來[台灣國]並不存在,阿扁癡心妄想用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,實現法理台獨的夢,即將破滅,民進黨的前主席發動反撲,用群眾運動對付群眾總統,在民主中國不曾有過,中共在八九年也不會容許的事,卻在台北街頭展開。 [台灣製造],事件曾發生在全中國各地,深入鄉村和各省城市,隨著老兵返鄉,台灣經濟的繁榮震撼了大陸人民,一個當年被拉壯丁入伍的老兵,白髮蒼蒼的返鄉,居然身穿西服,行李飽滿出手闊綽,當時,繼唱鄧麗君的歌之後,模仿台胞戴著太陽眼鏡,[假華僑]成為一種時尚,從那時起,台灣的成功經驗橫掃大陸,除了鄧麗君的歌聲,台灣的一切產品,小到一隻塑膠打火機、雨傘,大到電視、機車,都是台灣的進口產品,鄧小平改革開放十年找不到出口,這實像是突然省悟,用廉價勞工生產,出口美國成為經濟貿易的龍頭。 雖然中國大陸自稱代表中國的正統地位,取代台灣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,台灣始終在實質上牽引中國,這是中共當局最大的羞辱與壓力,恨不得立刻併吞台灣實現統一大夢,但事實卻是資本、技術和材料都自台灣進口,透過美國最惠國待遇,MADE IN TAIWAN 一夜之間,變成MADE IN CHINA,兩黨鬥爭到頭來,還是回到原點,要建設中國就是要向[台灣]看齊,不,應該說中華民國這個[祖國]。 中華民國,你憑甚麼叫祖國? 建國,除了住民自決、既成事實,還要有法理獨立。 魁北克想要透過公投,達成住民自決的獨立,雖沒有成功,但這是可行的。 1949年,人民共和國靠內戰的勝利成立,這是事實獨立,也是可行,但是當時美國不承認,直到1970年加入聯合國為止,法理中國確認,但是[住民自決]依然從缺。中華民國是在1911年,透過民眾革命,推翻滿清統治,並且立刻獲得當時租借中國的各國承認的,當時中國政權雖然獨立,卻是列強亟欲瓜分的次殖民地,英國打算如法泡製,將中國變成另一個印度,並且進軍西藏,蘇聯染指蒙古,和日本在東北兩次戰爭,想要繼承在滿州的權利,法國繼續統治安南,德國對山東和武漢的租借更是不放,日本除了統治台灣,在二戰並和德國結盟,著眼的就是對中國的野心,侵略中國已經開始,中國在當時樣樣不缺就是老邁衰弱,外患阻止不了繼承的大夢,新中國成立,蒙古拱手讓出,香港獨立到九七,在蘇聯和日本的雙重夾擊下,中華民國到了台灣,並且還被美國一腳踢出了聯合國,這是想做祖國的命運。 元朝蒙古南下,宋人節節抵抗,陸秀夫甚至負帝投海,直至政權亡命安南,明朝亡國,鄭成功亡命台灣,華僑組織會黨企圖反清復明,直至滿清割讓台灣,華僑亡命南洋,仍稱中國為祖國。二戰時期,日本侵略中國,包圍佔領沿海,華僑再度投奔四海,到了新大陸,必須對殖民國效忠,只好繼續稱中國為祖國,祖國仍在滿清的統治下。於是,孫中山結合海外會黨發動革命推翻滿清,稱華僑為[革命之母],建立的中華民國當然為中國之子,日本投降台灣重回『祖國』懷抱,本來中國應得到休生養息,但國共開始內戰,充分證明中國民性,『可以共患難,不可以共分享。』中國從此一分為二,兩岸分治為既成事實。 祖國是你叫的嗎? 華僑稱中國為祖國是不爭的事實,當『新中國』成立,也夢想當祖國,基於代表中國的幻想,於是哄騙人民稱其為『祖國』。這些人民既不是華僑,也從來沒離開過中國,如何稱呼[祖國],實在令人費解,正如同[中國大陸]一辭,相對太平洋邊緣國家,對大陸稱中國大陸,如同世人稱美洲大陸,印度大陸意思ㄧ樣,但是大陸人自稱為中國大陸,等於是把台灣排除在中國之外,難怪台獨有了口實。 除了把孫子叫成祖國,仔細探究,中國人認同錯亂的例子竟然不勝枚舉。西方人有稱鄉土、家鄉的,但西方從來沒有將倫常關係比喻成政治關係的,基本上,政治不是倫常關係,封建時代只有改朝換代的關係,繼承人之間有血緣,所以有祖孫的倫常關係,但是民主政治不應該有所謂祖國父國的稱呼,當然也沒有國父國母的稱謂,西方有所謂建國者,當然也不搞國父、國母這一套,當人民盲目崇拜國家,搞尊稱第一國籍為[祖國],不就是亂倫嗎?假如,一個在中國習慣稱國家為祖國的人,哪天當了華僑,到了新大陸,他就會發生認同錯亂,當殖民國出生的華僑,稱中國為祖國時,場面就出現了尷尬,這時候,已經當了華僑的,不論當初是怎樣理由出走的,都已經喊不出[祖國]這兩個字來了。 香港回歸的時候,很多香港人離開香港移民美加,留在香港的人,到今天還是自稱香港人,不稱自己是中國人的,台灣人也是一樣,他們雖然來自中國,卻絕不肯稱中國為祖國,即使其中已經當了華僑多年,他們始終認定自己還在[中國],但一旦你要他稱[中國]為祖國,他還是會跳起來說,台灣不屬於中國。 一個西藏人,他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華語普通話,但是他也稱自己是西藏人,我認識的蒙古人、新疆人也是一樣,[新疆]一辭,基本上相對中國是[新的疆土],但是,聽到新疆這個名詞的人,還是認為那是中國的一部分,尤其是中國人,這些人其實和香港人、台灣人一樣,內心不認為是中國的人。 如果這些話讓你難過甚至不服氣,那談談一個六四時逃離中國的高幹子弟怎麼說,他等於是最後的反抗份子,他們反抗的正是自己的祖國,掩護他和接濟他們的,很多正在中國為官,這些人有充分的理由不要他們回去,以免影響他們的前途,情況正像以遠華案被通緝的賴昌星,他刻在加拿大受審,但是極力避免被遣送返中國,在中國也有更多涉案的人,希望他再也不要回到中國,這些人卻最有資格稱中國為祖國。顯然,祖國對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,你必須確定,祖國是你叫的嗎? 假如,陳水扁的台灣加入聯合國可以成立,法理的台灣國當然存在,但事實他是中華民國的總統,他不知道聯合國不是白痴嗎?他當然知道,但他認為台灣人是白痴,否則怎麼會選他當總統呢?同樣的道理,別以為你天天叫的祖國哪會錯,台灣有群體白痴,中國當然也有,還更大更多哩。新中國成立時,很多香港人、華僑回歸祖國懷抱,這些白癡最後都進了牛棚勞改。這些前前後後的白癡還算少數,當越南解放後中越戰爭,很多華僑回歸祖國,尤其當初前往西貢的香港人很多,這時偷渡回到香港,居然也進了香港難民所,當了二十年[籠民],到了九七年,正是可以回歸中國,這些人最後還是選擇回到越南,另外,有將近一百萬的華僑從河內逃回祖國,但也進了難民村,從此落戶邊界。情況和韓戰結束時一樣,一萬四千個抗美援朝大軍,選擇了到台灣當【反共義士】,最後,其中很多人還回到祖國探親。 談完了法理的台獨、住民自決的台獨,再談[事實]台獨吧! [台獨戰爭]是不可能發生的,只有台海戰爭。中國大陸所有的人民都這樣說,但事實上,他們正在看著台灣,聽台灣人怎樣喊祖國,回歸後香港人不喊祖國,自稱香港人,台海戰後台灣回歸,台灣人還是自稱台灣人的,中國真正不再是祖國了,所有華僑都想說,我是美國人。
顛覆宗師呂不韋
陽翟大賈呂不韋出身商人,却因爲供養秦國質子子楚,官至相國,取得財富,縱橫之術確實獨創一格,却下場凄慘的被賜鴆酒而死,如果正經八百的考據呂不韋,歷史真相一定是十分令人失望的。傳奇故事今天被編成電視劇上演,却傳出編劇被人告剽竊故事,以歷史劇考據史實的精神,史記根據戰國策幷沒有疏失,名垂千古,反而一個劇本要被證明剽竊,究竟是何道理?雙方訴諸法律,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。傳播界私自采用他人資料,由來積習已久,出版界藝術界改頭換面的例子更多;國畫大師張大千還是羅掘敦煌壁畫的疑犯,果然他以一個藝術家出土墓藏,爲何能够消遙一生,實在耐人尋味。現今被剽竊人往往先不動聲色,等到時機成熟再訴諸法律,在信息界如Intel、Microsoft屢屢皆是,這是信息化思維正在顛覆世界的前兆,不可不慎重處之。其實大衆幷不關心結果,過程比較令人側目,究竟當歷史劇一片火紅的時候,這又代表什麽現象?不管訴訟進行結局如何?誰才是真正的原創者呢?這種爭執好象說秦始皇是誰生的一樣撲朔迷離,追根究底的好處是知識經濟即將獲益。
戰國策記載,呂不韋問他父親耕田之盈利若干?父答;『十倍』,再問珠寶之盈利若干?父答;『百倍。』又問︰『立主定國盈利若干?』父答︰『無數。』戰國策是劉向整理漢朝繼承秦後,記載漢朝以前的歷史,秦經焚書坑儒又遭楚霸王項羽摧毀,宮室內藏的斷簡殘編應屬直接可靠文獻,他又沒有司馬遷受腐行的『前科』,立場是相當正確而可信的。事後證明呂不韋既耕田『種玉』又玩物弄權,這三件事歷經二千年,對中國已經有了深遠的影響。今天的知識分子若不能正確思辨歷史,則歷史仍停留在原地。
『紅頂商人』的封號,其實帶有政商勾結的意思,在臺灣稱做『黑金政治』,諷刺的是台灣曾出版『紅頂商人』這本書的台鳳集團,已經清算下市,老闆黃宗宏因『菠蘿宴』官司纏身。書中描述清朝末年的紅頂商人,和上海名人杜月笙也有類似性,這些人因政軍關係崛起,也隨著政治倒臺。黃宗宏在日本『留學』接觸藝術,但最愛的却是玩古董車,回台灣繼承父親的事業台鳳集團,1989年當時台鳳與農林是當紅的資産股,股價高不可攀,短短十年揮霍殆盡,迄今仍被限制出境。關鍵就在他曾經引入台育企管顧問公司整頓內部,又與高雄拆船幫、力霸集團結合,外力顛覆終于掏空了資産。
呂不韋在邯鄲遇到夏姬所生子楚,說『此奇貨可居也!』這句話充分證明呂的商人心態,异人子楚從此變成『奇貨』。在戰國時代,商人的地位雖然歷經周朝農政爲主的統治,春秋戰國的紛爭攻防後,地位有所提升稱作大賈,畢竟商人仍比不上貴族的地位。呂去說子楚,子楚說︰『且自大君之門,而乃大吾門?』,顯然符合上對下的語氣。呂回答說︰『吾門待子門而大。』。不同階級地位間,因爲子楚爲趙質而結合,當時,在呂的心目中,貴族落難就是貨的貶值,商人的心態充斥至極。中國聯俄抗日時期,蔣介石曾經送蔣經國到莫斯科留學,雖然沒有古代『交質』的含意,却也代表一種友好關係。在戰國時期,這種現象非常普遍,子楚本來只是安國君(秦襄王)的嫡子,要不是華陽夫人無子,在二十餘庶子間,想要繼承王位才是真正的政治野心。呂說之以利,子楚當然非常高興,『必如君策,請得分秦與君共之。』
子楚的父親是秦國當時的太子安國君,他的寵後安陽夫人沒有生子,呂不韋除了供養子楚讓他廣結賓客,獲得好名聲,再走內綫從安陽夫人姊姊介紹,說服安陽夫人安排將子楚立嗣子,幷請呂不韋教育子楚,秦昭襄王五十年,趙汪琦圍邯鄲,趙欲殺子楚,呂以六百金賄賂城守逃歸秦,趙姬以豪家女母子亦匿逃,安國君六年後登位,立安陽夫人爲後,子楚爲太子,趙送歸夏姬母子,政爲太子。因爲呂趁著安陽夫人沒有生育,抓住女人因此産生的自卑自怨,擔心有朝一日失寵的心理,這場最大的投資,也造就了呂進入秦宮晋升的台階,今天叫做裙帶關係,又不同于外戚,使呂從商人變成相國,關鍵在這些關係全是呂用錢堆起來的,當然局勢的變動給呂製造機會。一年後昭襄王也死了,贏政即位以呂爲相國,至此呂的立主定國心願達成。
在古代講究出身是家世很重要的,政權的移轉必須有世冑出身做依靠,連三國時代劉備也都以蜀漢自居正統,否則呂也不必當子楚是奇貨了,隨便找一個『盲流』不行嗎?接著『李代桃僵』之計,加上諸多衍生的口實,都不能讓秦始皇及呂不韋翻悔出身來歷,當然關鍵在趙姬這個可憐的女人身上。中國到滿清末年,女人還在纏小脚取悅男人,戰國時代女人的子宮,下場當然更可憐了,有人說她是家妓,也有說是豪門女,總之,她是一個『女人』,當然有子宮,跟她是否淫蕩、下賤、搞不清跟誰生子劃上等號,其實有子宮迷思的只有男人,所以中國到滿清時代,後宮還是嚴禁男人的禁地,整個歷史事實已經說明了子宮情結的病態,宦官、太監、乃至于外戚幹政,子宮和後宮干擾了王宮,這些縱橫俾揭都是男人政治,既然是大男人心態,趙姬出身應該還有些正當,否則子楚身邊豈無女人乎?
呂不韋和趙姬之間或有私情,否則憑空捏造一個十二月生子,似乎多餘。秦始皇追訴呂的三大罪狀,一是質問呂對秦的貢獻?二是和秦的關係?三是爲何稱呂爲仲父?這三件都讓呂無詞以對,直擊呂的要害,總不能空口無憑的說出自己是皇帝生父,作爲一樁貢獻吧?
後來始皇稱始,恐怕也是出于對出身不明的反動,可見這場出生來歷是深入影響贏政的。
究竟秦始皇是誰生的?
經過錢繆和郭沫若的推翻,另有餘英時的辯證及翟、耿、方舟子等人的爭執,這件事染上太多意識型態的儻論,今世誰敢再自命考證專家?你(你)相信十二月懷胎的事嗎?它有沒有可能自古就是女人掩飾私生子的藉口呢?今天的法律是不會承認的。其次,爲什麽偏偏發生在贏政的身上?許多出生的异象傳說,在中國各種任何奇奇怪怪的都有,據說賈寶玉出生時,口中含了一塊玉,所以名爲賈寶玉;我的母親一共生了十胎,每個出生時嘴裏都含了一泡屎,連一雙筷子都沒帶出來,就上桌吃飯了。這種兩千年的謊話,在科學時代還在引經據典的爭論,本身就是一件笑話。就算不是呂下的種,編出這套謊言就不是也不應是一個正人君子所爲,一個縱橫家可以說謊嗎?恐怕只有商人吧!贏政不愧爲始皇,將計就計稱呂不韋爲『仲父』,何謂仲?伯仲叔季是也。如果還有其它解釋,反正不是正父吧!贏政即位不久,立刻消滅繆毒(代)的叛變,再廢掉呂權,這個出生問題對秦始皇來說,就像一刀斬斷,把仲父的解釋和出生來歷,原封不動還諸其人,等于是說︰『你答的出來就是對秦有貢獻。』,偏偏呂沒有甘羅的三寸不爛之舌,枉他一世欺天下人,却偏偏對自己認定的兒子說不出來,枉他編成呂氏春秋二十萬言。就算他敢說出來,天下人不服還是死罪一條,這就是獨霸的基本教義,承不承認結果都是一樣,不必我親自動手。
凡是功業的成就,必有突破性的創意在其中,輸家不是拖曳遲緩,就是昧于現實。秦詐楚懷王入秦,懷王逃走又被趙送還,懷王嘔死。燕太子丹入質于秦,又逃回燕國,荊軻知秦恨丹入骨,假丹人頭行刺秦王,秦舞陽懦弱遲疑,荊軻飲恨失敗,燕太子丹死不瞑目。顯然秦國的吝嗇對照楚人的天真,讓楚人蒙上愚昧之名,燕趙則博慷慨激昂之稱。始皇統一六國、車同軌、書同文、統一度量衡,却統一不了人民母語,顯然武力是陽,言語屬陰,陰陽交合不相統屬。征服是戰國時各國兼幷的趨勢,秦只不過發明許多强而有效率的制度,遠交近攻也不是始創自呂、首功之制、嚴刑峻法和挾持人質,對照統一六國後,修馳道、長城、開運河、焚書坑儒,秦建立的是中央極權,六國尤其是齊,恐怕還停留在對秦『淫亂之國』的認知上。呂對始皇的思想影響絕對很大,使秦始皇在十年間以武力征服六國,他不眠不休的征服狂熱,有拿破侖的霸氣,對照呂用女人珠寶黃金縱橫家,隱諱真相與模糊真理,硬說秦是水德,難以信服,若無呂則無始皇,無始皇,六國未必滅亡,因此呂僅有顛覆六國之功。
嫪毒(代)事件,陰謀奪權也罷淫亂也罷,反正天下人已經傳開始皇身世之迷,加上一條通奸淫亂也不算什麽,可憐一個女人如何甘願爲家妓,買來的?愛上呂的出手大方?又如何甘願委身子楚,希望跟一個貴族,有朝一日飛上枝頭成鳳凰?都算年青女人夢想吧!無論出于志願不願,也不算錯,錯在呂這個拉皮條的計策。犧牲一個女人青春他幷不是個案,范蠡用西施計誘吳王夫差,顯然當時的女人沒有政治地位,只能被男人當作政治籌碼,他再用偉男引誘寡婦,真毒。另一個計策就是花錢,『五百金予子楚,爲進用,結賓客。
複以五百金購奇物好玩....。』,賄賂又是另一項計策。所有現代商場的惡質形狀,他已經都具備了,以一個商人來說送禮喝酒玩女人,根本是生意成功的要件。只是他想不到嫪毒(代)野心大到奪權,根本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,國家混亂倒給贏政最好的機會,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。毀人名節也罷,浪費青春也罷,贏政總還是女人生的,玩陰的結果呂輸給了陰人。
一字千金的典故來自『呂氏春秋』的呂不韋,應該沒有疑義。呂氏春秋算起來就像今天的百科全書,天文地理無所不包,對秦朝以前的國家和諸子各家學說作了批注,如果呂氏春秋是提供贏政治國的參考,顯然贏政幷不接受。呂既非出身貴族,雖貴爲相國,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,即使他一手操控贏政,却也無法取代皇帝位置,兩人間的矛盾日深,呂消滅周宗室却是叛逆思想,贏政逼殺呂就是反動。
一個區區周宗室,呂所以親自攻打,當然有易九鼎心理,周朝六百年的正統歷史和文化,給中國人民長久的繁衍機會,領先世界同時代的其它文化,爲一己之私利,他居然企圖一舉超越,恐怕這和他心態有關,這個妄自尊大的商人,却成了當時的全民公敵,注定沒有逃過天下人的路,所以他在呂氏春秋中寫道︰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天下人之天下也。』
。當春秋封建時代,明知與現實相悖,却斗膽這樣寫,看來他自認自己掌握大權,再效商鞅立木爲信,故意出告示看是否有人反對他,這種挑戰顛覆思想的心態,對照平常人所知的順時應天,嚴重的扭曲了知識分子的職分,知識分子和政客的區別,一個是不必實際負責,一個是想盡辦法卸責。呂用模糊化的語辭,用煽動一個軍頭的手法挑撥始皇,顯然失敗了,反而讓秦始皇後來施行專政,收天下兵器鑄十二金人,以防叛變。另外,天下爲公這句千古名言,本身就有疑問。如果十二月生子是一個謊言,呂爲仲父也是謊言,試問這句痲痹中國人兩千年的話,是否可能是呂另一個模糊的謊話?就好象『天下爲公』,這個公字,可以當男人解,也可當衆人解,爲字也可讀作(僞)。至于天下嗎?用『世界』代替以後,變成『世界非一人之世界,世界人之世界也。』江山如此多嬌,惹天下英雄盡折腰。何必爭天下,爭江山,爭世界第一吧!
陰陽五行終始說法,在中國也是深植人心的數術。按當時呂氏春秋等的說法,周屬火以赤色代表火,秦屬水尚黑,因爲水克火所以代周,拿這種理論泛政治化,目的不過是要取代周朝正室。這種神話欺民就好象西方人說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,白種人是優良品種,和希特勒殺猶太人是一樣的理由,可惜秦至二世而亡國祚太短,在五行八卦這又如何解釋?現代社會科學解釋,秦建立一元化的制度,造成政治統一的觀念,也因爲一元化的結果,修長城、馳道、運河勞民傷財,農民十年不事生産,到了胡亥用趙高爲相,當項羽進攻咸陽胡亥不知軍事,即使秦朝仍有許多將領,也抵擋不了揭竿而起的各路兵馬,趙高居然殺胡亥立孺子嬰,這種『下詔罪己,以謝天下。』的防禦方式實在可悲。呂以商人思想竊國,最終還是應驗了『天下爲公』這句話,實際上,槍杆子出政權,政治以軍事開端,中外皆然,至于反不反商却是其次。果真秦有水德,應該說商人屬水,所有的政權都是結束于商水,因爲商人無國界,有國界的地方就有走私,如果據此推論,所有國家都應該反商才對,顯然呂不韋基本上在反對國家政權的,這就是他顛覆的商人本質,幷不是縱橫家的長短術。
《呂氏春秋‧安死》還記載當時風行盜墓風氣。因爲周是一個宗法制度嚴謹的政權,無論祭祀禮制都有一定的規定,厚葬也是被各國宗室所重視的,陪葬的珍奇寶玉甚多,也被盜墓者視爲發財的機會。戰國時期,各國紛紛滅亡,當然前朝的古墓就成爲目標,朝代沒有不亡的,墳墓也就挖不完,到了今天發掘出土的漢朝以前墓地比較少了,近代最有名的,就屬發掘慈禧太后墳墓的軍閥,爲政者看你還敢不敢貪財聚斂?呂爲商人,當然知道珍奇古玩的出處,他仍用這些出土珍寶去求晋升,你說他懂陰陽五行之術,却是玩物如玩火。
後來的帝王用了更殘忍的方式,就是殺死所有建造王陵的墓工,以確保墓葬的安全,古埃及就是采用這種手段,秦始皇的陵墓當然不會例外,看發掘出的始皇陵規模,這又與呂不韋的思想相反。
呂不韋另一個事迹,是任用左丞相甘茂的孫子甘羅。呂派張唐出相燕國,但張唐因爲曾經伐趙,擔心路過趙國遭報復,呂派甘羅說服張唐,又自請爲趙使,憑他的口才說服趙獻五城賂秦,再說趙攻燕,秦兩面得利再取得上穀十一城。史記穰侯列傳記載這個十二歲封相的故事,呂利用一般人不防備小孩的心理,更利用甘羅祖父甘茂的名氣,使得天下的父母皆望子早熟,這又像巴勒斯坦利用少年兵的戰術。功利的縱橫之術,連純真的孩童也不放過,這使我想到非洲的早熟少女,十二歲嫁人生子,才二十五歲就作祖母,三十出頭就已蒼老,這樣的民族怎樣復興?當然中國歷代不乏少年皇帝,始皇即帝位也才十三歲,實際掌權的就是呂自己,當然莊襄王死後,贏政不懂政事,呂的權力自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,這種私家天下的畸形宮廷政治,戕害了正常的人格養成,一個在權謀詐術教導下成長的人格,當然不能指望他仁愛寬厚,兒童失去應有的快樂同年,僅爲了滿足父母虛榮,朝野是否都有錯呢?在當時秦國的軍國强兵,呂不韋的提拔,終于製造出一個甘羅,這和中國人少年老成失去童心有關。後世有多少父母,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像白居易、蘇東坡一樣,恨不得七歲能詩,是個天才兒童。據說詩仙李白因爲迷路獲救後,大醉三天入水捉月而死。
假設呂的功利思想是顛覆六國的原因,他怎麽也想不到,顛覆他自己的竟是自己一手栽培的兒子,如果找出趙姬在這場政治漩渦中的唯一籌碼,大約就是讓呂相信贏政是他的種,那麽不僅秦始皇迷思,呂才是徹底的輸家,那麽趙姬也不全然是受害者。商人以功利思想教兒子賺更多的錢,兒子以功利思想去念書、交友、做事,或許他可能因此而平步青雲之上,可惜,幷不是所有的兒子都有同樣的機遇。歷史上各行各業都有父子兵,確實家傳的技藝可以登峰造極,一個穩定的社會,也需要一段長時間的推衍,以現代人的眼光,去批評古人的道德和價值,基本上幷不公平,反正古人不會和你爭論,真相也無人知曉,也許呂是甘願飲鴆而死的,當一個人絕望至極,會産生自殺的傾向,而自殺的人,决不會偏限從事何種職業,同樣也不計較怎麽死,只是在乎怎樣活過。子非魚,焉知魚之樂乎?
呂無法說服一個將領張唐,十二歲的甘羅却辦到了,顯然呂的縱橫術不及甘羅。到了甘羅主動出使趙,堂堂一個相國,還去請示始皇,除了他是人臣下位,另一個原因恐怕就是怕失敗,甘羅失敗的責任當然可以由始皇承擔,始皇真的派甘羅出使。後來始皇儘管群臣反對,又同意嫪毒(代)封侯的事,就是霸道表現,呂只有謀却無才注定失敗,等到繆毒造反奪權,呂當然脫不了責任,任何人都相信甘羅是呂提拔的,嫪毒當然也不例外,兩件事都是始皇同意的,甘羅謀利燕趙于秦呂無罪,嫪毒叛逆却有過,成功了利益歸始皇,失敗了呂去承擔,霸道就是如此,呂若是懂得進退明哲可以保身,却故意編呂氏春秋去挑撥一個皇帝,這就像和尚對鰐魚說法。作爲一個政客呂還是不够格,即使呂氏春秋讓他超越四君子,頂多不過是個學閥,當呂坐罪下臺後,他的門客不斷進諫始皇爲他開脫,却被始皇通通殺光了,這時他也明白大勢已去。以一個商人的角度看,他賠光了一切成爲『火山孝子』倒也灑脫,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,他創造商人干政的功利思想先例。
呂死後呂氏春秋却流傳下來,呂的思想貫串春秋時代的百家學說,『以爲備天地萬物古今事』和始皇的專制集權恰好對照,也爲後來反秦提供最好的模板,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,黃老之治等,足足影響中國二千年。迄今供學術思想界各取所需,資治通鑒收納更多,其中,禪讓納賢順民用衆行論國爲天下等一統觀念,讓後代各朝思想禁錮起來,直到西風東漸太平天國義和團八國聯軍維新五四運動,文化大革命,中國人的思想包袱太沉重,假若還不能鑒古知來跳出窠厩,怎樣迎接信息化知識經濟時代?再舉一個現實問題,中國十五億人口讓「中土」負擔沉重,這是怎樣造成的?人口膨脹當然也是世界性問題,如果由女人承擔全部責任,說得通嗎?如果說是以農立國需要丁壯,戰爭內亂需不需要丁口呢?還有土地問題....。讀古書與其沉醉于美好古代,不如顛覆思想價值,從這個角度想,政治上的顛覆呂是失敗的,文化上「學閥」算是貶抑,商人則是成功,但中國因爲商人顛覆的印象,歷來如呂不韋王莽漢武帝國營鹽鐵酒等事,對照今天「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」的新資本主義,從商人巔覆的角度看呂不韋,他的資歷完整又領先。
相巴佬 2001,10,26
戰國策記載,呂不韋問他父親耕田之盈利若干?父答;『十倍』,再問珠寶之盈利若干?父答;『百倍。』又問︰『立主定國盈利若干?』父答︰『無數。』戰國策是劉向整理漢朝繼承秦後,記載漢朝以前的歷史,秦經焚書坑儒又遭楚霸王項羽摧毀,宮室內藏的斷簡殘編應屬直接可靠文獻,他又沒有司馬遷受腐行的『前科』,立場是相當正確而可信的。事後證明呂不韋既耕田『種玉』又玩物弄權,這三件事歷經二千年,對中國已經有了深遠的影響。今天的知識分子若不能正確思辨歷史,則歷史仍停留在原地。
『紅頂商人』的封號,其實帶有政商勾結的意思,在臺灣稱做『黑金政治』,諷刺的是台灣曾出版『紅頂商人』這本書的台鳳集團,已經清算下市,老闆黃宗宏因『菠蘿宴』官司纏身。書中描述清朝末年的紅頂商人,和上海名人杜月笙也有類似性,這些人因政軍關係崛起,也隨著政治倒臺。黃宗宏在日本『留學』接觸藝術,但最愛的却是玩古董車,回台灣繼承父親的事業台鳳集團,1989年當時台鳳與農林是當紅的資産股,股價高不可攀,短短十年揮霍殆盡,迄今仍被限制出境。關鍵就在他曾經引入台育企管顧問公司整頓內部,又與高雄拆船幫、力霸集團結合,外力顛覆終于掏空了資産。
呂不韋在邯鄲遇到夏姬所生子楚,說『此奇貨可居也!』這句話充分證明呂的商人心態,异人子楚從此變成『奇貨』。在戰國時代,商人的地位雖然歷經周朝農政爲主的統治,春秋戰國的紛爭攻防後,地位有所提升稱作大賈,畢竟商人仍比不上貴族的地位。呂去說子楚,子楚說︰『且自大君之門,而乃大吾門?』,顯然符合上對下的語氣。呂回答說︰『吾門待子門而大。』。不同階級地位間,因爲子楚爲趙質而結合,當時,在呂的心目中,貴族落難就是貨的貶值,商人的心態充斥至極。中國聯俄抗日時期,蔣介石曾經送蔣經國到莫斯科留學,雖然沒有古代『交質』的含意,却也代表一種友好關係。在戰國時期,這種現象非常普遍,子楚本來只是安國君(秦襄王)的嫡子,要不是華陽夫人無子,在二十餘庶子間,想要繼承王位才是真正的政治野心。呂說之以利,子楚當然非常高興,『必如君策,請得分秦與君共之。』
子楚的父親是秦國當時的太子安國君,他的寵後安陽夫人沒有生子,呂不韋除了供養子楚讓他廣結賓客,獲得好名聲,再走內綫從安陽夫人姊姊介紹,說服安陽夫人安排將子楚立嗣子,幷請呂不韋教育子楚,秦昭襄王五十年,趙汪琦圍邯鄲,趙欲殺子楚,呂以六百金賄賂城守逃歸秦,趙姬以豪家女母子亦匿逃,安國君六年後登位,立安陽夫人爲後,子楚爲太子,趙送歸夏姬母子,政爲太子。因爲呂趁著安陽夫人沒有生育,抓住女人因此産生的自卑自怨,擔心有朝一日失寵的心理,這場最大的投資,也造就了呂進入秦宮晋升的台階,今天叫做裙帶關係,又不同于外戚,使呂從商人變成相國,關鍵在這些關係全是呂用錢堆起來的,當然局勢的變動給呂製造機會。一年後昭襄王也死了,贏政即位以呂爲相國,至此呂的立主定國心願達成。
在古代講究出身是家世很重要的,政權的移轉必須有世冑出身做依靠,連三國時代劉備也都以蜀漢自居正統,否則呂也不必當子楚是奇貨了,隨便找一個『盲流』不行嗎?接著『李代桃僵』之計,加上諸多衍生的口實,都不能讓秦始皇及呂不韋翻悔出身來歷,當然關鍵在趙姬這個可憐的女人身上。中國到滿清末年,女人還在纏小脚取悅男人,戰國時代女人的子宮,下場當然更可憐了,有人說她是家妓,也有說是豪門女,總之,她是一個『女人』,當然有子宮,跟她是否淫蕩、下賤、搞不清跟誰生子劃上等號,其實有子宮迷思的只有男人,所以中國到滿清時代,後宮還是嚴禁男人的禁地,整個歷史事實已經說明了子宮情結的病態,宦官、太監、乃至于外戚幹政,子宮和後宮干擾了王宮,這些縱橫俾揭都是男人政治,既然是大男人心態,趙姬出身應該還有些正當,否則子楚身邊豈無女人乎?
呂不韋和趙姬之間或有私情,否則憑空捏造一個十二月生子,似乎多餘。秦始皇追訴呂的三大罪狀,一是質問呂對秦的貢獻?二是和秦的關係?三是爲何稱呂爲仲父?這三件都讓呂無詞以對,直擊呂的要害,總不能空口無憑的說出自己是皇帝生父,作爲一樁貢獻吧?
後來始皇稱始,恐怕也是出于對出身不明的反動,可見這場出生來歷是深入影響贏政的。
究竟秦始皇是誰生的?
經過錢繆和郭沫若的推翻,另有餘英時的辯證及翟、耿、方舟子等人的爭執,這件事染上太多意識型態的儻論,今世誰敢再自命考證專家?你(你)相信十二月懷胎的事嗎?它有沒有可能自古就是女人掩飾私生子的藉口呢?今天的法律是不會承認的。其次,爲什麽偏偏發生在贏政的身上?許多出生的异象傳說,在中國各種任何奇奇怪怪的都有,據說賈寶玉出生時,口中含了一塊玉,所以名爲賈寶玉;我的母親一共生了十胎,每個出生時嘴裏都含了一泡屎,連一雙筷子都沒帶出來,就上桌吃飯了。這種兩千年的謊話,在科學時代還在引經據典的爭論,本身就是一件笑話。就算不是呂下的種,編出這套謊言就不是也不應是一個正人君子所爲,一個縱橫家可以說謊嗎?恐怕只有商人吧!贏政不愧爲始皇,將計就計稱呂不韋爲『仲父』,何謂仲?伯仲叔季是也。如果還有其它解釋,反正不是正父吧!贏政即位不久,立刻消滅繆毒(代)的叛變,再廢掉呂權,這個出生問題對秦始皇來說,就像一刀斬斷,把仲父的解釋和出生來歷,原封不動還諸其人,等于是說︰『你答的出來就是對秦有貢獻。』,偏偏呂沒有甘羅的三寸不爛之舌,枉他一世欺天下人,却偏偏對自己認定的兒子說不出來,枉他編成呂氏春秋二十萬言。就算他敢說出來,天下人不服還是死罪一條,這就是獨霸的基本教義,承不承認結果都是一樣,不必我親自動手。
凡是功業的成就,必有突破性的創意在其中,輸家不是拖曳遲緩,就是昧于現實。秦詐楚懷王入秦,懷王逃走又被趙送還,懷王嘔死。燕太子丹入質于秦,又逃回燕國,荊軻知秦恨丹入骨,假丹人頭行刺秦王,秦舞陽懦弱遲疑,荊軻飲恨失敗,燕太子丹死不瞑目。顯然秦國的吝嗇對照楚人的天真,讓楚人蒙上愚昧之名,燕趙則博慷慨激昂之稱。始皇統一六國、車同軌、書同文、統一度量衡,却統一不了人民母語,顯然武力是陽,言語屬陰,陰陽交合不相統屬。征服是戰國時各國兼幷的趨勢,秦只不過發明許多强而有效率的制度,遠交近攻也不是始創自呂、首功之制、嚴刑峻法和挾持人質,對照統一六國後,修馳道、長城、開運河、焚書坑儒,秦建立的是中央極權,六國尤其是齊,恐怕還停留在對秦『淫亂之國』的認知上。呂對始皇的思想影響絕對很大,使秦始皇在十年間以武力征服六國,他不眠不休的征服狂熱,有拿破侖的霸氣,對照呂用女人珠寶黃金縱橫家,隱諱真相與模糊真理,硬說秦是水德,難以信服,若無呂則無始皇,無始皇,六國未必滅亡,因此呂僅有顛覆六國之功。
嫪毒(代)事件,陰謀奪權也罷淫亂也罷,反正天下人已經傳開始皇身世之迷,加上一條通奸淫亂也不算什麽,可憐一個女人如何甘願爲家妓,買來的?愛上呂的出手大方?又如何甘願委身子楚,希望跟一個貴族,有朝一日飛上枝頭成鳳凰?都算年青女人夢想吧!無論出于志願不願,也不算錯,錯在呂這個拉皮條的計策。犧牲一個女人青春他幷不是個案,范蠡用西施計誘吳王夫差,顯然當時的女人沒有政治地位,只能被男人當作政治籌碼,他再用偉男引誘寡婦,真毒。另一個計策就是花錢,『五百金予子楚,爲進用,結賓客。
複以五百金購奇物好玩....。』,賄賂又是另一項計策。所有現代商場的惡質形狀,他已經都具備了,以一個商人來說送禮喝酒玩女人,根本是生意成功的要件。只是他想不到嫪毒(代)野心大到奪權,根本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,國家混亂倒給贏政最好的機會,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。毀人名節也罷,浪費青春也罷,贏政總還是女人生的,玩陰的結果呂輸給了陰人。
一字千金的典故來自『呂氏春秋』的呂不韋,應該沒有疑義。呂氏春秋算起來就像今天的百科全書,天文地理無所不包,對秦朝以前的國家和諸子各家學說作了批注,如果呂氏春秋是提供贏政治國的參考,顯然贏政幷不接受。呂既非出身貴族,雖貴爲相國,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,即使他一手操控贏政,却也無法取代皇帝位置,兩人間的矛盾日深,呂消滅周宗室却是叛逆思想,贏政逼殺呂就是反動。
一個區區周宗室,呂所以親自攻打,當然有易九鼎心理,周朝六百年的正統歷史和文化,給中國人民長久的繁衍機會,領先世界同時代的其它文化,爲一己之私利,他居然企圖一舉超越,恐怕這和他心態有關,這個妄自尊大的商人,却成了當時的全民公敵,注定沒有逃過天下人的路,所以他在呂氏春秋中寫道︰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天下人之天下也。』
。當春秋封建時代,明知與現實相悖,却斗膽這樣寫,看來他自認自己掌握大權,再效商鞅立木爲信,故意出告示看是否有人反對他,這種挑戰顛覆思想的心態,對照平常人所知的順時應天,嚴重的扭曲了知識分子的職分,知識分子和政客的區別,一個是不必實際負責,一個是想盡辦法卸責。呂用模糊化的語辭,用煽動一個軍頭的手法挑撥始皇,顯然失敗了,反而讓秦始皇後來施行專政,收天下兵器鑄十二金人,以防叛變。另外,天下爲公這句千古名言,本身就有疑問。如果十二月生子是一個謊言,呂爲仲父也是謊言,試問這句痲痹中國人兩千年的話,是否可能是呂另一個模糊的謊話?就好象『天下爲公』,這個公字,可以當男人解,也可當衆人解,爲字也可讀作(僞)。至于天下嗎?用『世界』代替以後,變成『世界非一人之世界,世界人之世界也。』江山如此多嬌,惹天下英雄盡折腰。何必爭天下,爭江山,爭世界第一吧!
陰陽五行終始說法,在中國也是深植人心的數術。按當時呂氏春秋等的說法,周屬火以赤色代表火,秦屬水尚黑,因爲水克火所以代周,拿這種理論泛政治化,目的不過是要取代周朝正室。這種神話欺民就好象西方人說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,白種人是優良品種,和希特勒殺猶太人是一樣的理由,可惜秦至二世而亡國祚太短,在五行八卦這又如何解釋?現代社會科學解釋,秦建立一元化的制度,造成政治統一的觀念,也因爲一元化的結果,修長城、馳道、運河勞民傷財,農民十年不事生産,到了胡亥用趙高爲相,當項羽進攻咸陽胡亥不知軍事,即使秦朝仍有許多將領,也抵擋不了揭竿而起的各路兵馬,趙高居然殺胡亥立孺子嬰,這種『下詔罪己,以謝天下。』的防禦方式實在可悲。呂以商人思想竊國,最終還是應驗了『天下爲公』這句話,實際上,槍杆子出政權,政治以軍事開端,中外皆然,至于反不反商却是其次。果真秦有水德,應該說商人屬水,所有的政權都是結束于商水,因爲商人無國界,有國界的地方就有走私,如果據此推論,所有國家都應該反商才對,顯然呂不韋基本上在反對國家政權的,這就是他顛覆的商人本質,幷不是縱橫家的長短術。
《呂氏春秋‧安死》還記載當時風行盜墓風氣。因爲周是一個宗法制度嚴謹的政權,無論祭祀禮制都有一定的規定,厚葬也是被各國宗室所重視的,陪葬的珍奇寶玉甚多,也被盜墓者視爲發財的機會。戰國時期,各國紛紛滅亡,當然前朝的古墓就成爲目標,朝代沒有不亡的,墳墓也就挖不完,到了今天發掘出土的漢朝以前墓地比較少了,近代最有名的,就屬發掘慈禧太后墳墓的軍閥,爲政者看你還敢不敢貪財聚斂?呂爲商人,當然知道珍奇古玩的出處,他仍用這些出土珍寶去求晋升,你說他懂陰陽五行之術,却是玩物如玩火。
後來的帝王用了更殘忍的方式,就是殺死所有建造王陵的墓工,以確保墓葬的安全,古埃及就是采用這種手段,秦始皇的陵墓當然不會例外,看發掘出的始皇陵規模,這又與呂不韋的思想相反。
呂不韋另一個事迹,是任用左丞相甘茂的孫子甘羅。呂派張唐出相燕國,但張唐因爲曾經伐趙,擔心路過趙國遭報復,呂派甘羅說服張唐,又自請爲趙使,憑他的口才說服趙獻五城賂秦,再說趙攻燕,秦兩面得利再取得上穀十一城。史記穰侯列傳記載這個十二歲封相的故事,呂利用一般人不防備小孩的心理,更利用甘羅祖父甘茂的名氣,使得天下的父母皆望子早熟,這又像巴勒斯坦利用少年兵的戰術。功利的縱橫之術,連純真的孩童也不放過,這使我想到非洲的早熟少女,十二歲嫁人生子,才二十五歲就作祖母,三十出頭就已蒼老,這樣的民族怎樣復興?當然中國歷代不乏少年皇帝,始皇即帝位也才十三歲,實際掌權的就是呂自己,當然莊襄王死後,贏政不懂政事,呂的權力自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,這種私家天下的畸形宮廷政治,戕害了正常的人格養成,一個在權謀詐術教導下成長的人格,當然不能指望他仁愛寬厚,兒童失去應有的快樂同年,僅爲了滿足父母虛榮,朝野是否都有錯呢?在當時秦國的軍國强兵,呂不韋的提拔,終于製造出一個甘羅,這和中國人少年老成失去童心有關。後世有多少父母,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像白居易、蘇東坡一樣,恨不得七歲能詩,是個天才兒童。據說詩仙李白因爲迷路獲救後,大醉三天入水捉月而死。
假設呂的功利思想是顛覆六國的原因,他怎麽也想不到,顛覆他自己的竟是自己一手栽培的兒子,如果找出趙姬在這場政治漩渦中的唯一籌碼,大約就是讓呂相信贏政是他的種,那麽不僅秦始皇迷思,呂才是徹底的輸家,那麽趙姬也不全然是受害者。商人以功利思想教兒子賺更多的錢,兒子以功利思想去念書、交友、做事,或許他可能因此而平步青雲之上,可惜,幷不是所有的兒子都有同樣的機遇。歷史上各行各業都有父子兵,確實家傳的技藝可以登峰造極,一個穩定的社會,也需要一段長時間的推衍,以現代人的眼光,去批評古人的道德和價值,基本上幷不公平,反正古人不會和你爭論,真相也無人知曉,也許呂是甘願飲鴆而死的,當一個人絕望至極,會産生自殺的傾向,而自殺的人,决不會偏限從事何種職業,同樣也不計較怎麽死,只是在乎怎樣活過。子非魚,焉知魚之樂乎?
呂無法說服一個將領張唐,十二歲的甘羅却辦到了,顯然呂的縱橫術不及甘羅。到了甘羅主動出使趙,堂堂一個相國,還去請示始皇,除了他是人臣下位,另一個原因恐怕就是怕失敗,甘羅失敗的責任當然可以由始皇承擔,始皇真的派甘羅出使。後來始皇儘管群臣反對,又同意嫪毒(代)封侯的事,就是霸道表現,呂只有謀却無才注定失敗,等到繆毒造反奪權,呂當然脫不了責任,任何人都相信甘羅是呂提拔的,嫪毒當然也不例外,兩件事都是始皇同意的,甘羅謀利燕趙于秦呂無罪,嫪毒叛逆却有過,成功了利益歸始皇,失敗了呂去承擔,霸道就是如此,呂若是懂得進退明哲可以保身,却故意編呂氏春秋去挑撥一個皇帝,這就像和尚對鰐魚說法。作爲一個政客呂還是不够格,即使呂氏春秋讓他超越四君子,頂多不過是個學閥,當呂坐罪下臺後,他的門客不斷進諫始皇爲他開脫,却被始皇通通殺光了,這時他也明白大勢已去。以一個商人的角度看,他賠光了一切成爲『火山孝子』倒也灑脫,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,他創造商人干政的功利思想先例。
呂死後呂氏春秋却流傳下來,呂的思想貫串春秋時代的百家學說,『以爲備天地萬物古今事』和始皇的專制集權恰好對照,也爲後來反秦提供最好的模板,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,黃老之治等,足足影響中國二千年。迄今供學術思想界各取所需,資治通鑒收納更多,其中,禪讓納賢順民用衆行論國爲天下等一統觀念,讓後代各朝思想禁錮起來,直到西風東漸太平天國義和團八國聯軍維新五四運動,文化大革命,中國人的思想包袱太沉重,假若還不能鑒古知來跳出窠厩,怎樣迎接信息化知識經濟時代?再舉一個現實問題,中國十五億人口讓「中土」負擔沉重,這是怎樣造成的?人口膨脹當然也是世界性問題,如果由女人承擔全部責任,說得通嗎?如果說是以農立國需要丁壯,戰爭內亂需不需要丁口呢?還有土地問題....。讀古書與其沉醉于美好古代,不如顛覆思想價值,從這個角度想,政治上的顛覆呂是失敗的,文化上「學閥」算是貶抑,商人則是成功,但中國因爲商人顛覆的印象,歷來如呂不韋王莽漢武帝國營鹽鐵酒等事,對照今天「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」的新資本主義,從商人巔覆的角度看呂不韋,他的資歷完整又領先。
相巴佬 2001,10,26
愛國主義的『疑他精神』
席維斯史特龍拍的一系列英雄電影中,最出名的一句話點出愛國者的痛苦心結。
『I Love my country do You?』這句話,導演經常用大特寫,主角瞪著觀眾說出來。
他懷疑其他所有人都不愛國的,否則他為何這樣孤立,被出賣、追殺、以及質疑、監禁等等,他卻無悔無愧的坦然就義。
若是後人不了解這一層,是不會明白民族英雄寧可赴死的道理的,例如岳飛明知十二道金牌召回後是死路一條,卻堅執赴死,袁崇煥、張巡等等諸多民族英雄,具有英雄天賦中愛國者的『疑他精神』,因為這種人從不懷疑自己,所以做出非常人理解的決定,這是被質疑『愚忠』的和殘忍的原因。由於這種疑他而不自疑的基因缺陷,造成許多被巧妙誤導、利用和糟蹋的英雄例子。
第一個就是『尊王攘夷』,第二個就是『興滅繼絕』。孔子曾說,『微管仲,吾嘗披髮左衽矣。』顯然孔子是贊揚尊王的『參政』者,因為面對北方匈奴的侵擾,華夏民族一貫是轉而南下攻打『蠻夷』的,北方的燕、趙、以至秦、韓、齊都注重修城牆『防禦』,管仲曾經一再以『尊王攘夷』號召,其實,他攘的是『東夷』,有可能是今天日、韓族,乃至北海道的蝦夷族呢?於是管仲等於當時的『英雄』人物。這種不主動抵抗北方的防禦方式,可以從修築長城看出來,到戰國時代,各國紛紛採取修築長城的辦法,最後讓秦始皇居然可以連成一條『萬里長城』。所以,吳三桂開『山海關』這在愛國者眼中,簡直是打開了民族的『貞操帶』。
對北方退讓防禦的方式到漢朝開始改變,而這種貢獻是兩漢朝被稱為朝代的原因,漢武帝遠征匈奴,規模如同今天美國跨洲遠征伊拉克,相對春秋戰國各『國』的對北方戰役,漢族的興盛不無道理。漢武帝採遠交近攻等各種手段,南匈奴內附,促成北匈奴逃往歐洲,並造成歐洲民族大遷徙。對新統一的中國,漢朝採用的就是『興滅繼絕』政策。
上古中原是眾『國』林立的,孔子在春秋時代周遊『列國』號稱游七十二國,到了戰國末期經過兼併稱七國,替秦朝『統一』中國鋪了路,秦滅六國秦王僭稱始皇帝,乃有『朝代』、呂不韋『一統天下』等詞。漢人滅秦之後展開楚漢爭霸,劉邦統一中國廢除秦郡縣制,決定重新恢復夏、商、周以來的各諸侯『國』,當時稱『興滅繼』,終於換得統一強大的『漢』意志,開始討伐北方匈奴,所以沒有『興滅繼絕』,就不知道『朝代』與『國』的區別,所以歷來稱向北的戰爭就是『北伐』,向南的叫『征』。終於秦漢都是統一後的朝代名稱,不是『國』,情形如同斯拉夫民族統一後的蘇聯,瓦解以後就又是東歐各獨立國,各自又操著差異程度不同的語言,從現代國家同一『民族』又操不同方言的省治,情況相似。
孫中山把日本的『尊王攘夷』當作『道統』的唯一雞巴,拿回繼承,結果是有問題還很危險的,就像英雄的基因缺乏症候是差不多的,弄成中國像是猴王爭霸的『猴洞情結』,更重要的『興滅繼絕』卻被丟在一邊,這情況好像任我行和東方不敗,各練半冊武功祕笈,一個走火入魔成殘廢,另一個成了陰陽人差不多,所以『閹割情結』不是沒有道理的。同一本金庸的小說,有些人就是看不同的層次和理解,有些人也看過席維斯的戰爭英雄,卻只看到砍砍殺殺火炮武器,實在奈何?這也是衡山磨鏡台,老和尚和小和尚都不能成佛的道理。
其實無論是『閹割』『猴洞』情結,兩者都來自愛國英雄主義的『疑他精神』。
愛國者,經常爭鋒相對的,不過是主義啊、信仰啊、思想啊、領袖啊、效忠啊等等的意識型態死胡同打轉,說穿了就是懷疑,懷疑你的主義、思想、信仰、忠心等等與我不同,還懷疑到階級、種族、關係、血緣、膚色,乃至於你嫁了誰,吃什麼稻穀雜糧,跟我不同就不行,這種種的懷疑項目統歸一類就是個『他』字,所以『疑他』精神成為愛國者的標誌,最大的特徵就是他從不懷疑自己,這基因缺陷是遺傳造成的嘛?不是,突變?也不是,是『愛國者』這三個字造成的。
『朕即國家』的時代,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。皇帝沒了,國家代替了朕,是偷換行為,國家不是一個人的,也不是虛幻的名詞,缺點就是容易被替換,就像是朝代容易被國家偷換是一樣的,偷換的手段,就是用愛國主義的疑他基因造成的『辮仔問題』,為了一個還不明朗或著根本模糊的抽象名詞,譬如『天下』、『統一』等等,愛國主義者什麼都懷疑,就是不懷疑自己,連自己為何紮個辮仔都不知道懷疑,說穿了還有些自戀,拿這根辮仔當作寶貝,誰要剪掉它,簡直跟閹割他沒兩樣。成龍在『龍旋風』這部電影中,殺了他苦苦追蹤的,割掉他辮仔的宿敵,看看那些要中國人站起來,剪掉辮仔的反清革命烈士,他們的下場其實就是中國『英雄』的下場,看你還當英雄嗎?。
真正的『愛國主義』者,其實很清楚這種當英雄的下場的,但他們視死如歸,雖然,他們會懷疑隨時有人會反對他、出賣他,甚至所有的人民會唾棄他,不諒解他,就像聖女貞德,從來就被教皇當作『女巫』這種異端質疑,最後被教宗燒死,就連耶穌都在最後晚餐中,說出『你們之中必有人出賣我。』的話。顯然,愛國者的下場並不限於中國,所有的愛國者,為了堅定自己的基因意志,勇敢的『視死如歸』、『以死明志』,死的愛國者其實不如活著的有用,這就白白犧牲。為何造成這樣的況呢?原因在賣國者巧妙的利用了愛國主義這種『疑心病』,凡愛國者不可不察。
袁崇煥死在崇禎皇帝的疑心病,崇禎自縊的時候還說『朕非亡國之君,眾皆亡國之臣。』他居然誰都懷疑,就是不懷疑自己錯了。他把國家當自己的,所以他就是懷疑別人。
原來,愛國者第一個錯就在把國家當他自己的,『既然當自己的,何必懷疑自己。』所以他殺完忠臣後,找不到誰該殺的只有自殺一途。這根本不符合英雄都是被殺的道理,所以,崇禎皇帝是最不愛國的,因為他根本不能自殺,應該努力報國衛國,抗戰到底,也許滿清也不會這麼容易統治中國,結果他自己死了,是民族英雄袁崇煥逼死他的,顯然,真正的英雄不愛國,或者說國家根本不能愛。
佛教在中國和在西藏、印度其實相當不同的。有人以為佛教要人孝順父母相親相愛,其實是搞錯了。佛教要你出家、捨身、皈依,就是要你『六親不認』,這也是為你『解脫』,基本並不算一個很嚴重的錯誤,佛祖也從來沒要和尚尼姑愛他,尼姑和尚相愛更是絕大的『罪惡』,十八層地獄在等著你哪,同理,國家當然沒有要求你像愛父母般愛他,但愛國主義者往往超越了這個界限,他要求人人把愛國當祖宗一樣愛,這怎麼可能?
在南洋各地的廟宇前面,往往有一種賣『放生鳥』的小販,只要信徒出錢就可以放走籠中的小鳥,等到信徒走後,小販又把小鳥捉回籠裡,再賣給下一個有同情心的遊客,這簡直是綁架『愛心』的行為,佛祖應該反對這種事,不能讓廟前發生才對啊!可是,廟裡的高僧不是這樣說的,佛祖讓這種事發生,就是希望警惕眾生,當你有了『愛』心,就有人會『綁架』你的愛情,記住,當你有了七情六慾,這就是痛苦的開始。愛國主義者,不了解愛的真諦,盲目的亂愛,根本經不起考驗和挑逗,就是犯罪,最後只有自殺一途。朱舜水早就交給日本武士一把短刀,那把切腹自殺的短刀,愛國者必須先自備一把短刀,否則不配稱愛國者,我也不會尊敬這種『跛腳』愛國主義。
我愛國麼?我懷疑?究竟什麼是愛國主義?我懷疑。我懷疑一切愛國的人,我,應該算是愛國的人,不要懷疑我。這就是──『疑他精神』。
『I Love my country do You?』這句話,導演經常用大特寫,主角瞪著觀眾說出來。
他懷疑其他所有人都不愛國的,否則他為何這樣孤立,被出賣、追殺、以及質疑、監禁等等,他卻無悔無愧的坦然就義。
若是後人不了解這一層,是不會明白民族英雄寧可赴死的道理的,例如岳飛明知十二道金牌召回後是死路一條,卻堅執赴死,袁崇煥、張巡等等諸多民族英雄,具有英雄天賦中愛國者的『疑他精神』,因為這種人從不懷疑自己,所以做出非常人理解的決定,這是被質疑『愚忠』的和殘忍的原因。由於這種疑他而不自疑的基因缺陷,造成許多被巧妙誤導、利用和糟蹋的英雄例子。
第一個就是『尊王攘夷』,第二個就是『興滅繼絕』。孔子曾說,『微管仲,吾嘗披髮左衽矣。』顯然孔子是贊揚尊王的『參政』者,因為面對北方匈奴的侵擾,華夏民族一貫是轉而南下攻打『蠻夷』的,北方的燕、趙、以至秦、韓、齊都注重修城牆『防禦』,管仲曾經一再以『尊王攘夷』號召,其實,他攘的是『東夷』,有可能是今天日、韓族,乃至北海道的蝦夷族呢?於是管仲等於當時的『英雄』人物。這種不主動抵抗北方的防禦方式,可以從修築長城看出來,到戰國時代,各國紛紛採取修築長城的辦法,最後讓秦始皇居然可以連成一條『萬里長城』。所以,吳三桂開『山海關』這在愛國者眼中,簡直是打開了民族的『貞操帶』。
對北方退讓防禦的方式到漢朝開始改變,而這種貢獻是兩漢朝被稱為朝代的原因,漢武帝遠征匈奴,規模如同今天美國跨洲遠征伊拉克,相對春秋戰國各『國』的對北方戰役,漢族的興盛不無道理。漢武帝採遠交近攻等各種手段,南匈奴內附,促成北匈奴逃往歐洲,並造成歐洲民族大遷徙。對新統一的中國,漢朝採用的就是『興滅繼絕』政策。
上古中原是眾『國』林立的,孔子在春秋時代周遊『列國』號稱游七十二國,到了戰國末期經過兼併稱七國,替秦朝『統一』中國鋪了路,秦滅六國秦王僭稱始皇帝,乃有『朝代』、呂不韋『一統天下』等詞。漢人滅秦之後展開楚漢爭霸,劉邦統一中國廢除秦郡縣制,決定重新恢復夏、商、周以來的各諸侯『國』,當時稱『興滅繼』,終於換得統一強大的『漢』意志,開始討伐北方匈奴,所以沒有『興滅繼絕』,就不知道『朝代』與『國』的區別,所以歷來稱向北的戰爭就是『北伐』,向南的叫『征』。終於秦漢都是統一後的朝代名稱,不是『國』,情形如同斯拉夫民族統一後的蘇聯,瓦解以後就又是東歐各獨立國,各自又操著差異程度不同的語言,從現代國家同一『民族』又操不同方言的省治,情況相似。
孫中山把日本的『尊王攘夷』當作『道統』的唯一雞巴,拿回繼承,結果是有問題還很危險的,就像英雄的基因缺乏症候是差不多的,弄成中國像是猴王爭霸的『猴洞情結』,更重要的『興滅繼絕』卻被丟在一邊,這情況好像任我行和東方不敗,各練半冊武功祕笈,一個走火入魔成殘廢,另一個成了陰陽人差不多,所以『閹割情結』不是沒有道理的。同一本金庸的小說,有些人就是看不同的層次和理解,有些人也看過席維斯的戰爭英雄,卻只看到砍砍殺殺火炮武器,實在奈何?這也是衡山磨鏡台,老和尚和小和尚都不能成佛的道理。
其實無論是『閹割』『猴洞』情結,兩者都來自愛國英雄主義的『疑他精神』。
愛國者,經常爭鋒相對的,不過是主義啊、信仰啊、思想啊、領袖啊、效忠啊等等的意識型態死胡同打轉,說穿了就是懷疑,懷疑你的主義、思想、信仰、忠心等等與我不同,還懷疑到階級、種族、關係、血緣、膚色,乃至於你嫁了誰,吃什麼稻穀雜糧,跟我不同就不行,這種種的懷疑項目統歸一類就是個『他』字,所以『疑他』精神成為愛國者的標誌,最大的特徵就是他從不懷疑自己,這基因缺陷是遺傳造成的嘛?不是,突變?也不是,是『愛國者』這三個字造成的。
『朕即國家』的時代,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。皇帝沒了,國家代替了朕,是偷換行為,國家不是一個人的,也不是虛幻的名詞,缺點就是容易被替換,就像是朝代容易被國家偷換是一樣的,偷換的手段,就是用愛國主義的疑他基因造成的『辮仔問題』,為了一個還不明朗或著根本模糊的抽象名詞,譬如『天下』、『統一』等等,愛國主義者什麼都懷疑,就是不懷疑自己,連自己為何紮個辮仔都不知道懷疑,說穿了還有些自戀,拿這根辮仔當作寶貝,誰要剪掉它,簡直跟閹割他沒兩樣。成龍在『龍旋風』這部電影中,殺了他苦苦追蹤的,割掉他辮仔的宿敵,看看那些要中國人站起來,剪掉辮仔的反清革命烈士,他們的下場其實就是中國『英雄』的下場,看你還當英雄嗎?。
真正的『愛國主義』者,其實很清楚這種當英雄的下場的,但他們視死如歸,雖然,他們會懷疑隨時有人會反對他、出賣他,甚至所有的人民會唾棄他,不諒解他,就像聖女貞德,從來就被教皇當作『女巫』這種異端質疑,最後被教宗燒死,就連耶穌都在最後晚餐中,說出『你們之中必有人出賣我。』的話。顯然,愛國者的下場並不限於中國,所有的愛國者,為了堅定自己的基因意志,勇敢的『視死如歸』、『以死明志』,死的愛國者其實不如活著的有用,這就白白犧牲。為何造成這樣的況呢?原因在賣國者巧妙的利用了愛國主義這種『疑心病』,凡愛國者不可不察。
袁崇煥死在崇禎皇帝的疑心病,崇禎自縊的時候還說『朕非亡國之君,眾皆亡國之臣。』他居然誰都懷疑,就是不懷疑自己錯了。他把國家當自己的,所以他就是懷疑別人。
原來,愛國者第一個錯就在把國家當他自己的,『既然當自己的,何必懷疑自己。』所以他殺完忠臣後,找不到誰該殺的只有自殺一途。這根本不符合英雄都是被殺的道理,所以,崇禎皇帝是最不愛國的,因為他根本不能自殺,應該努力報國衛國,抗戰到底,也許滿清也不會這麼容易統治中國,結果他自己死了,是民族英雄袁崇煥逼死他的,顯然,真正的英雄不愛國,或者說國家根本不能愛。
佛教在中國和在西藏、印度其實相當不同的。有人以為佛教要人孝順父母相親相愛,其實是搞錯了。佛教要你出家、捨身、皈依,就是要你『六親不認』,這也是為你『解脫』,基本並不算一個很嚴重的錯誤,佛祖也從來沒要和尚尼姑愛他,尼姑和尚相愛更是絕大的『罪惡』,十八層地獄在等著你哪,同理,國家當然沒有要求你像愛父母般愛他,但愛國主義者往往超越了這個界限,他要求人人把愛國當祖宗一樣愛,這怎麼可能?
在南洋各地的廟宇前面,往往有一種賣『放生鳥』的小販,只要信徒出錢就可以放走籠中的小鳥,等到信徒走後,小販又把小鳥捉回籠裡,再賣給下一個有同情心的遊客,這簡直是綁架『愛心』的行為,佛祖應該反對這種事,不能讓廟前發生才對啊!可是,廟裡的高僧不是這樣說的,佛祖讓這種事發生,就是希望警惕眾生,當你有了『愛』心,就有人會『綁架』你的愛情,記住,當你有了七情六慾,這就是痛苦的開始。愛國主義者,不了解愛的真諦,盲目的亂愛,根本經不起考驗和挑逗,就是犯罪,最後只有自殺一途。朱舜水早就交給日本武士一把短刀,那把切腹自殺的短刀,愛國者必須先自備一把短刀,否則不配稱愛國者,我也不會尊敬這種『跛腳』愛國主義。
我愛國麼?我懷疑?究竟什麼是愛國主義?我懷疑。我懷疑一切愛國的人,我,應該算是愛國的人,不要懷疑我。這就是──『疑他精神』。
中國的人
以上海為例子,可以證明沒有幾個真正的上海人,以此類推,只要求證出所有中國人都不是發源於中國,就可以說,世界上其實沒有真正的中國人,只有中國的人。但為何中國人老愛說;『你承不承認你是中國人?』『這裡是中國!』你問英國人,他一定會回說,央格魯撒克遜,你問德國人,他強調自己是日耳曼民族,明明,中國概分成數個大族群,以及許多小族群,可就沒有一個族稱做『中國族』,當然更沒有上海族、香港族、台灣族,那何以這樣分『人』,這樣的話,只證明一件事,中國人喜歡說謊。
一個台灣朋友綽號叫做『阿忠』,有次他就在我面前申辯;『無論人到美國或到大陸去,都稱我們是台灣,世界各地都知道台灣不知道中華民國,為什麼不乾脆就把國名改為台灣呢?』
我說;『大家都叫你『阿忠』,你為何不乾脆改姓『阿』?』
從此他再也不敢在我面前談政治問題。只有中國人會把這樣單純的一點偏見,當成政治訴求,中國人做的蠢事還不僅只這一項。
到廣東去打工的人都有這麼一個經驗,因為口音不同,所以被稱為『外省人』。南方人很喜歡這樣稱呼後來的移民。
我的父親從湖南到上海,再輾轉到台灣,也被『台灣人』私下稱為外省人,有時還被稱為『外省豬』。到了最近民進黨的台獨勢力抬頭,稱我這種父母來自內地的人為『外省第二代』,當然依此類推,我的兒女就是第三代、第四代﹒﹒。總之,你永遠就是『外省人』,不管你移民多久,香港人也會這樣對待內地人,上海人也會。一個北京朋友到上海『開洋葷』,因為習慣不改,隨地吐了口痰,被帶到派出所折騰了幾個小時還罰了款,因語言不通嘔一肚子氣,可想而知,我從小對『台灣人』的厭惡有多深。
地方排外心態總有的,可有些人本來不是上海人,偏偏自稱上海人,香港人口大半以上是內地遷入的,也自稱香港人,本來不是台灣人,自稱自己是台灣人,以為後來的外省人就是鄉巴佬,容易被騙上當,藉以取笑取樂,可別以為這種事只有標準的中國人,才這樣惡搞法,我認識的俄國佬也愛搞這套;但是下面這道菜,可是中國人的專利啦!
第一次回內地省親,每當我一道明自己的來處,立刻被稱呼為『台灣人』,這在我心中真是又有氣又好笑,想不到我最厭惡的『台灣人』三個字,竟然是我自己的代稱,回到老家,居然真的還是被稱為『台灣佬』。本來這種小事,你從哪來就被稱哪人又有何不對,根本不值得提倡引申,不過,最近陳水扁政府把中華民國護照上加註『台灣』就很有意思了。
其實我這話是有深意的,連李敖都聲稱自己是蚩尤的後代,輾轉從山東又遷到東北的哈爾濱,他這話卻是有富有民族色彩的,當然這也就是一種中國人的態度;『既要不忘本,又擺出一種佔地為王的姿態。』其實心理的出發點,還是奴才當久了的『自保』。
正確的說法,『上海人』應該稱為『上海的人』,台灣人稱作台灣的人,依此類推『中國人』應該稱作『中國的人』,以免簡略之後,倒果為因,把錯的當作對的來用,就可笑至極了。
上海市古為揚州屬地《禹貢》、春秋屬吳後又屬越,戰國時入於楚,秦朝置縣領於會稽郡,唐朝隸屬華亭縣,宋置市舶,元朝更見繁盛,開始有有上海之名稱。所謂上海、下海,水利書謂;『松江之南大浦十八。』概係十八浦之其中兩浦名稱。
以上是指行政劃分的上海沿革,又根據當時報紙的記載;
『通俗所稱的上海,指的是南到洋涇濱,北到蘇州河,東起黃埔灘、西迄泥城橋專屬英租借區一隅,名為上海。』
故在虹口或南市的人,如果要去英租借就說成『到上海去』。(也有稱上洋)積非成是之後,相沿成習,從此以上海代表全市的名稱。
舊城牆建於嘉靖三十二年,明朝戶口已有五十萬,清初析分出清浦、南匯、川沙,面積僅餘三分之一,人口驟減至四萬八,嘉慶庚午復增為五十二萬,同治初不逾六十萬,光緒年間已達八十萬,民國二年,因商業發展需要,拆城牆改建馬路,彼時租界內華人統計人口已達一百六十萬,尚不包括華人居住地界,人口數已然躍登當時世界人口最多城市。
上海最早的土話與鄰近略不相同,與其他省分大異,開埠後夾雜鄰近寧波、蘇州話方言,就是上海各區又概分華亭、昆山、嘉定口音,而浦東和浦西又略不相同,租界又夾雜洋涇濱,各種流民切口混雜其中,外人出來乍到自然莫名所以。原來,『上海』之名是從一條溝渠而市舶而市鎮,最後發展成整個大上海市。當然,所有語言和人口,多半還是來自四周近鄰省縣,使得上海發展出今日舉世驕傲的人口和繁華。
嚴格說來,所謂上海話是混合的語言;於是,自稱上海人的人,顯然多半不是上海的原住民,上海人也是『混』出來的。而所謂台灣人,根本就是從內地遷徙過去的,先去的人就對後來的人說,我是台灣人,你是外省人,就連『台灣話』指的就是閩南話。於是,先到上海的人,就對後去的人操著混雜著寧波、蘇州話的上海話說,我是上海人,你是鄉巴佬,最好要老實點,這裡的規矩要多學學。你若是真的被騙就太傻了,通常中國人都很喜歡做這種事,特別是糊弄新來乍到的外地人。
當一個老實的外來人,第一次被當地人欺負以後就學乖了,其實他根本也找不到解決的方法,乾脆如法炮製,也學起上海口音,對著看起來愣頭愣腦新來的鄉巴佬,也看準了這種心理矛盾,就開始耍弄他的小聰明,看這個鄉巴佬怎樣處理,果然屢試不爽,這種騙術就這樣蔓延開來。我可以想像,和民國初年一樣,一個操著洋涇濱英文的上海混混,怎樣對一個蘇州來的大姑娘說;
『你有沒有本市暫住證啊,掏出來看看,沒有就乖乖跟我走。』
『自己沒有解答,就把問題轉嫁給別人。』這個概念很重要的,起源來自於困惑矛盾。在加拿大碰到很多老中,滿口就是他在國內如何如何吃得開,現在祖國多麼強盛偉大,或者說美國多麼可惡,我問他那你幹麼離開中國?他支支吾吾就答不出來了。根據統計,半數的中國移民下一個目的地是美國,移民認為加拿大並不適合生活發展,可笑,我相信一半以上反美的人,一有機會去美國,他會跑得比快,就像一些滿嘴罵政府無能腐敗的,一有機會做官,恐怕比誰都懂得哈腰諂媚以及橫征暴斂吧。
在我買卡城這棟房子的時候,因為中間籬笆跨入我的土地有三米寬十五米長,我便將籬笆移回中線,無形中我的鄰居少了一片院子,而他堆在院中的一些雜物就到了我的院子裡,我知道若是我把雜物留下,他一定會說那是他的財產,而我若是將雜物搬過去,他就會說成垃圾,所以事先請律師簽證並且發了律師信,果然,這個老中在我移完籬笆不久,既不提分攤修繕籬笆的費用,竟跑來敲我門,要我把『垃圾』搬走。
這就是老中的德性,可恨我居然也是中國人,為何不簡單直爽些呢?
無數次的,我被質問,你承不承認你是中國人?我不懂,中國人就中國人,為何還要承認一次?後來,我發現問題不在我,在這些困惑的『中國的人』,因為他困惑,所以才會提出困惑的矛盾的問題,其實中國也不等於中華人民國,要我承認中國人我會毫不猶豫,至於要我承認中國的人,我則會先問哪個中國。
『台灣的人不等於台灣人,同理中國的人不等於中國人。』
有一次我去北京,一個高幹對我說,湘巴佬還是很有中國人的風格,不像香港人太狡猾又刻薄,大概是作『亡國奴』太久了。我當時大吃一驚,香港人何時變成『亡國奴』了。當初割讓的如果是上海,豈不是說上海人也變成亡國奴了。那麼,台灣被割讓給日本過,當然曾做過亡國奴不錯,可這不是台灣人自願的,對台灣人來說,『台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』是一件重大的歷史,可現在卻又要承認另一個人民國,當『中國的人』,這就比死還難過。不久,我到上海去,一個飽受刁難的美國華僑,氣憤的從派出所中出來,學著北京人的腔調衝著我用英文說,『這是中國。』
在網路上,我看到一些有思想的菁英份子,隱約已經覺悟到自己其實是奴才的屬民,甚至已經有些年輕人,開始厭惡身為『中國的人』。不錯,我無法改變我的膚色和血緣,也不會否認我是漢族的後代,以及我從中國來的事實,但是所謂的中國並不等於人民國,這是文化的中國,民族的中國,我很驕傲我是中國人,我卻感到悲哀,許多我的同胞,不知道自己是『中國的人』。忽然,我理解到,日本人稱漢人是『清國奴』的道理,奴隸指從屬在某一個國家之中,沒有國民地位的人。清朝,滿漢是不同階級的二元社會,元朝的蒙古人和宋人也是不同階級的,不是『亡國奴』是什麼?
一個台灣朋友綽號叫做『阿忠』,有次他就在我面前申辯;『無論人到美國或到大陸去,都稱我們是台灣,世界各地都知道台灣不知道中華民國,為什麼不乾脆就把國名改為台灣呢?』
我說;『大家都叫你『阿忠』,你為何不乾脆改姓『阿』?』
從此他再也不敢在我面前談政治問題。只有中國人會把這樣單純的一點偏見,當成政治訴求,中國人做的蠢事還不僅只這一項。
到廣東去打工的人都有這麼一個經驗,因為口音不同,所以被稱為『外省人』。南方人很喜歡這樣稱呼後來的移民。
我的父親從湖南到上海,再輾轉到台灣,也被『台灣人』私下稱為外省人,有時還被稱為『外省豬』。到了最近民進黨的台獨勢力抬頭,稱我這種父母來自內地的人為『外省第二代』,當然依此類推,我的兒女就是第三代、第四代﹒﹒。總之,你永遠就是『外省人』,不管你移民多久,香港人也會這樣對待內地人,上海人也會。一個北京朋友到上海『開洋葷』,因為習慣不改,隨地吐了口痰,被帶到派出所折騰了幾個小時還罰了款,因語言不通嘔一肚子氣,可想而知,我從小對『台灣人』的厭惡有多深。
地方排外心態總有的,可有些人本來不是上海人,偏偏自稱上海人,香港人口大半以上是內地遷入的,也自稱香港人,本來不是台灣人,自稱自己是台灣人,以為後來的外省人就是鄉巴佬,容易被騙上當,藉以取笑取樂,可別以為這種事只有標準的中國人,才這樣惡搞法,我認識的俄國佬也愛搞這套;但是下面這道菜,可是中國人的專利啦!
第一次回內地省親,每當我一道明自己的來處,立刻被稱呼為『台灣人』,這在我心中真是又有氣又好笑,想不到我最厭惡的『台灣人』三個字,竟然是我自己的代稱,回到老家,居然真的還是被稱為『台灣佬』。本來這種小事,你從哪來就被稱哪人又有何不對,根本不值得提倡引申,不過,最近陳水扁政府把中華民國護照上加註『台灣』就很有意思了。
其實我這話是有深意的,連李敖都聲稱自己是蚩尤的後代,輾轉從山東又遷到東北的哈爾濱,他這話卻是有富有民族色彩的,當然這也就是一種中國人的態度;『既要不忘本,又擺出一種佔地為王的姿態。』其實心理的出發點,還是奴才當久了的『自保』。
正確的說法,『上海人』應該稱為『上海的人』,台灣人稱作台灣的人,依此類推『中國人』應該稱作『中國的人』,以免簡略之後,倒果為因,把錯的當作對的來用,就可笑至極了。
上海市古為揚州屬地《禹貢》、春秋屬吳後又屬越,戰國時入於楚,秦朝置縣領於會稽郡,唐朝隸屬華亭縣,宋置市舶,元朝更見繁盛,開始有有上海之名稱。所謂上海、下海,水利書謂;『松江之南大浦十八。』概係十八浦之其中兩浦名稱。
以上是指行政劃分的上海沿革,又根據當時報紙的記載;
『通俗所稱的上海,指的是南到洋涇濱,北到蘇州河,東起黃埔灘、西迄泥城橋專屬英租借區一隅,名為上海。』
故在虹口或南市的人,如果要去英租借就說成『到上海去』。(也有稱上洋)積非成是之後,相沿成習,從此以上海代表全市的名稱。
舊城牆建於嘉靖三十二年,明朝戶口已有五十萬,清初析分出清浦、南匯、川沙,面積僅餘三分之一,人口驟減至四萬八,嘉慶庚午復增為五十二萬,同治初不逾六十萬,光緒年間已達八十萬,民國二年,因商業發展需要,拆城牆改建馬路,彼時租界內華人統計人口已達一百六十萬,尚不包括華人居住地界,人口數已然躍登當時世界人口最多城市。
上海最早的土話與鄰近略不相同,與其他省分大異,開埠後夾雜鄰近寧波、蘇州話方言,就是上海各區又概分華亭、昆山、嘉定口音,而浦東和浦西又略不相同,租界又夾雜洋涇濱,各種流民切口混雜其中,外人出來乍到自然莫名所以。原來,『上海』之名是從一條溝渠而市舶而市鎮,最後發展成整個大上海市。當然,所有語言和人口,多半還是來自四周近鄰省縣,使得上海發展出今日舉世驕傲的人口和繁華。
嚴格說來,所謂上海話是混合的語言;於是,自稱上海人的人,顯然多半不是上海的原住民,上海人也是『混』出來的。而所謂台灣人,根本就是從內地遷徙過去的,先去的人就對後來的人說,我是台灣人,你是外省人,就連『台灣話』指的就是閩南話。於是,先到上海的人,就對後去的人操著混雜著寧波、蘇州話的上海話說,我是上海人,你是鄉巴佬,最好要老實點,這裡的規矩要多學學。你若是真的被騙就太傻了,通常中國人都很喜歡做這種事,特別是糊弄新來乍到的外地人。
當一個老實的外來人,第一次被當地人欺負以後就學乖了,其實他根本也找不到解決的方法,乾脆如法炮製,也學起上海口音,對著看起來愣頭愣腦新來的鄉巴佬,也看準了這種心理矛盾,就開始耍弄他的小聰明,看這個鄉巴佬怎樣處理,果然屢試不爽,這種騙術就這樣蔓延開來。我可以想像,和民國初年一樣,一個操著洋涇濱英文的上海混混,怎樣對一個蘇州來的大姑娘說;
『你有沒有本市暫住證啊,掏出來看看,沒有就乖乖跟我走。』
『自己沒有解答,就把問題轉嫁給別人。』這個概念很重要的,起源來自於困惑矛盾。在加拿大碰到很多老中,滿口就是他在國內如何如何吃得開,現在祖國多麼強盛偉大,或者說美國多麼可惡,我問他那你幹麼離開中國?他支支吾吾就答不出來了。根據統計,半數的中國移民下一個目的地是美國,移民認為加拿大並不適合生活發展,可笑,我相信一半以上反美的人,一有機會去美國,他會跑得比快,就像一些滿嘴罵政府無能腐敗的,一有機會做官,恐怕比誰都懂得哈腰諂媚以及橫征暴斂吧。
在我買卡城這棟房子的時候,因為中間籬笆跨入我的土地有三米寬十五米長,我便將籬笆移回中線,無形中我的鄰居少了一片院子,而他堆在院中的一些雜物就到了我的院子裡,我知道若是我把雜物留下,他一定會說那是他的財產,而我若是將雜物搬過去,他就會說成垃圾,所以事先請律師簽證並且發了律師信,果然,這個老中在我移完籬笆不久,既不提分攤修繕籬笆的費用,竟跑來敲我門,要我把『垃圾』搬走。
這就是老中的德性,可恨我居然也是中國人,為何不簡單直爽些呢?
無數次的,我被質問,你承不承認你是中國人?我不懂,中國人就中國人,為何還要承認一次?後來,我發現問題不在我,在這些困惑的『中國的人』,因為他困惑,所以才會提出困惑的矛盾的問題,其實中國也不等於中華人民國,要我承認中國人我會毫不猶豫,至於要我承認中國的人,我則會先問哪個中國。
『台灣的人不等於台灣人,同理中國的人不等於中國人。』
有一次我去北京,一個高幹對我說,湘巴佬還是很有中國人的風格,不像香港人太狡猾又刻薄,大概是作『亡國奴』太久了。我當時大吃一驚,香港人何時變成『亡國奴』了。當初割讓的如果是上海,豈不是說上海人也變成亡國奴了。那麼,台灣被割讓給日本過,當然曾做過亡國奴不錯,可這不是台灣人自願的,對台灣人來說,『台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』是一件重大的歷史,可現在卻又要承認另一個人民國,當『中國的人』,這就比死還難過。不久,我到上海去,一個飽受刁難的美國華僑,氣憤的從派出所中出來,學著北京人的腔調衝著我用英文說,『這是中國。』
在網路上,我看到一些有思想的菁英份子,隱約已經覺悟到自己其實是奴才的屬民,甚至已經有些年輕人,開始厭惡身為『中國的人』。不錯,我無法改變我的膚色和血緣,也不會否認我是漢族的後代,以及我從中國來的事實,但是所謂的中國並不等於人民國,這是文化的中國,民族的中國,我很驕傲我是中國人,我卻感到悲哀,許多我的同胞,不知道自己是『中國的人』。忽然,我理解到,日本人稱漢人是『清國奴』的道理,奴隸指從屬在某一個國家之中,沒有國民地位的人。清朝,滿漢是不同階級的二元社會,元朝的蒙古人和宋人也是不同階級的,不是『亡國奴』是什麼?
千萬別跟豬打架
「因為你只會弄得一身髒,而且你會讓豬變得很快樂。」 其實,中國人養豬已有幾千年歷史,中國象形文字的【家】字,就是在一個屋頂下有頭豬,文化上,中國農業社會靠豬吃飯很長一段時間,金華火腿是豬腿,雲腿也是豬腿做的,四川豬鬃抗戰前後外銷到美國,賺取很大量外匯,當臺灣鹿皮供應告罄,也是用豬皮做替代品,山東阿膠大部分原料就是豬骨,中國香腸和西式熱狗、漢堡多半是豬肉做的,少用牛、羊肉。豬除了殺來吃,還有很多經濟和環保價值,最有名的是豬糞可以做沼氣發電,推動公共公車。你要是笑中國人像豬,他還會很得意,豬是一種聰明的動物,你要殺它的時候,他不像牛一樣待宰,他會大叫,逃的飛快,幾個大漢抓不住它,這個抓豬的傻事,大概很多人和我一樣都幹過。 豬不笨,但是卻經常把自己弄得一身髒,科學家研究,其實豬是很愛乾淨的動物,究竟豬把自己搞髒的用心何在?竟沒有人知道,但豬很髒,這是給一般人的印象,它確實又髒又臭,還愛在自己的糞堆中打滾。 西遊記中,豬八戒是天蓬元帥下凡,和孫悟空及沙悟淨齊名,是唐三藏的第二個徒弟,法名悟能,貪吃、貪睡、又好色,只能挑擔涉水,經常闖禍誤事,法名悟能,偏是無能的庸才,每當危急時刻,不僅成事不足還要靠他人搭救。 西遊記是中語文學名著,很多人指出,西遊記是中國人的平民人生哲學,相對唐僧、孫悟空、沙悟淨,這種豬性人,占了人口中四分之一強。 「千萬別跟豬打架」作著BOB ROSNER,強調在工作職場中,不要讓豬變的很快樂。 宋朝的時候,有個秀才進京趕考,落第之後淪落京師,盤纏將盡之際,人已餓得頭暈眼花,不得已掏出腰際最後一個銅板,走到路邊的攤檔,跟攤頭買了一碗面,拿起筷子,正準備享受他最後的一餐,然後準備流浪回鄉,說時遲那時快,一旁虎視眈眈的髒乞丐,一個箭步沖上前去,對準那碗面吐了一口又厚又黏的痰液,這時,秀才端起面碗,吃也難受,不吃也不是,攤頭對這事早已習慣,惹不起丐幫,裝做沒看見。髒乞丐沖著他得意的笑,秀才大怒,質問乞丐,你這是甚麼意思?乞丐說道:「咱跟你一樣,也曾是個秀才,就算你吃完面,也不過跟我一樣是個乞丐,不如你我分了這碗,你吃面我喝湯,這叫有福同享嘛。」 請問,如果你是這個秀才,這碗面,你是吃還是不吃呢? 乞丐的計謀很清楚了,他用一顆老鼠屎就可以壞了一鍋粥,這招四兩撥千金,成語叫「畫龍點睛」,三十六計中,叫反客為主,你若不吃,他吃自己的口水不為過吧。 近來卡城茶館中,有個帖子描述一些國人醜陋習性,仔細比對起來十有七、八竟然吻合豬的性質,吵鬧、自私、貪婪、骯髒、擠鑽、互爭等等,作者是因為圖書館中的關鍵書頁,被偷偷撕掉有感而發,一本書少掉關鍵的幾頁,雖然數量不多,但卻已經不完整,價值大減,他人只有望書興歎。曾經有過這個傳說,或說有名的國畫大師張大千,曾經進入敦煌壁畫臨摹數年,每當他發現壁畫中關鍵的繪畫技法或絕妙處,當他學會後便立刻抹去關鍵部份,以免後人照樣發掘,不知是否屬實。然,帖主還漏掉了豬性好色的特點,那也應附帶一提。 豬甚麼都吃,就算餿了的剩菜爛飯,連煮過的果皮、豬油他都吃,地上髒泥爛水都能喝,本來乾淨的飼料,一陣搶食之後,飼料弄髒了它還吃。這樣的豬,習慣了把世界變的像豬窩,它照樣吃飽就呼呼大睡,難受的卻是你,你要是想維持個秀才身段,也落得自討沒趣,政客通常就是這樣的,「豬仔議員」就是指這類政客,民國初年,這種國會豬仔議員很多,現在,所有的人民代表,都是這一類被豢養的豬仔,他們的一切生活所需都靠著執政黨,只要開會時候舉個手就成了,四分之ㄧ的豬性人,都進了國會,如同二副當了船長,所以貪污、腐敗才會這麼多,而且把國家治理的像個豬窩。豬圈,你願意住嗎? 現實生活中,孫悟空像是個工作狂,整天忙碌,又像個救火隊,哪里有問題拼命三郎就上場了。沙悟淨是個鄉願型的YES MEN,這種人對上司維維諾諾從不抱怨,卻往往坐享其成。唐僧就像是個法力無邊的老闆,只要念念咒,底下就動起來了,西天取經就靠他們四個,你可以選擇不必當豬,也別跟豬吵架,因為你也會變得跟豬一樣愛爭吵。所有的豬仔議員都能說善辯,有時儼然他們代表了唐僧,但豬的本性卻曝露它、貪婪、自私又好色的本性,整天既想著吃又等著交配,貪官不都是這樣的嗎? 「千萬別跟豬打架」作著BOB ROSNER的本來意思是,除了跟豬打架,你還有很多更多更寬的路可走,充實自己的技能,跟上時代,以及抓住機會發財做老闆等等,千萬別跟豬打架,意思就是管好自己便可,不要和豬一般見識,否則你只是讓豬活得很快樂。 翻開近代史,我認為蔣氏父子為中華文化做了很大的貢獻,他們用的方法就是「千萬不要跟豬打架」。 中國抗戰八年後,民生困苦仇日報復心態高漲,國府偏將百萬日軍遣送回日本,對外採取以德報怨的政策,對內更開始裁軍縮編遣散的政策,以求彌兵建設。但日本投降之後,前蘇聯將接收自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武器工業,轉手交給了八路軍,用來打內戰。當時,主戰派和主和派爭論不休,蔣氏連美抗日獲勝,個人英雄聲譽如日中天,動向最受矚目,副總統李宗仁主戰最力,蔣介石卻在內戰不利的情況下,三度下野明志,他寧可與日本作戰,不願跟豬打架。甚至當毛澤東在北京宣佈獨立,也不願派轟炸機轟炸以保存故都古跡,江南迅速淪陷,最後中央政府內閣及國民大會在大勢已去之下,遂隨蔣介石到達臺灣。 當時歷史和明末鄭成功父子的情況類似,鄭成功為了反清複明,明亡之後,以民族大義號召,在廈門與荷蘭人海戰大勝,乘勢收復臺灣台南作基地,經由越南連結西南吳三桂反攻南京,還跟佔據菲律賓屠殺華人的西班牙人宣戰,不幸心勞力竭早死,臺灣在數度用兵中衰耗殆盡,施琅趁機替滿清佔領臺灣。蔣介石記取歷史,在臺灣進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發展策略,以金馬澎湖外島防禦的克難建軍方式,撤守海南及西南後方,長期保持戰力。 獨立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,繼續以俄為師,對內進行徹底的社會主義改造,對外發動韓戰與越戰,在一無長進中又進行文革,使整個中國大陸倒退發展五十年,日本趁機再度崛起,供應美軍在韓戰、越戰中的一切軍需品。金門戰役後,臺灣拒絕美國駐軍的要求,並反過來要求當時駐韓司令邁克亞瑟,以結盟作戰方式,南北反攻中國大陸,但麥可亞瑟遭到艾森豪臨陣撤換,當時受到紐約市民以英雄式歡迎;南北朝鮮卻從此分裂。蔣中正開始在臺灣採取固守的策略,絕不主動出擊,五十年後,臺灣不僅保存了文化正統,也維持了中華民國法統,經濟和政治上,相對中國大陸,落後戰敗國日本,大陸相差日本一百年,臺灣整體發展僅落後日本二十年。中越戰後,美國打開對華閉所孤立,促使東、西德統一、緊接著蘇聯瓦解、天安門事變,臺灣開始開放對大陸探親、旅遊、經商,臺灣的一切文化、電子科技、經濟貿易、原料技術對大陸的現代化發展起了觸媒作用,證明「不要和豬打架」是正確的。 記住,除了跟豬打架,你還有很多事可做。未來,當中共繼續窮兵黷武,輸出武器和核彈技術同時,「千萬不要跟豬打架」,對人類來說,還是很重要的座右銘。
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
新鮮水果採購必讀
最近每次上超級市場,因為是瓜類上市旺季的夏季,老婆總是想吃甜蜜的哈蜜瓜、西瓜,所以必定要求我選幾個瓜,特別這兩週碰上哈瓜促銷,竟固定的一口氣買上三個,老婆不但是自己吃,他還有個炫耀的心理,就是帶到公司上班吃,因為同事總是喜歡和他分享水果,畢竟他的同事已經認定我家的水果都是最好吃的,以致於她的飯後水果需求量越來越大。
同樣的價錢,買回甜度和鮮度不同的水果,先天上就是一種省錢的方法,由於我的挑選技術,家中幾乎沒有拋棄水果,任何水果幾乎都是吃到最後一口才罷休,當然,水果的挑選技術我從來就是不傳之密,在市場遇到求教的,也是將精驗簡單說明,隨著論壇的充實,決定系統整理公佈出來與大家參考。
買水果看來只是一個上市場的日常家事,其實這背後的經濟學問很大,除了開支划算,健康、營養、知性和樂趣都在其中,老婆對我的挑選技術相當依賴而且驕傲,從來也不用傷神學,就是到了市場交代我挑幾個,然後就自顧走開,兩年多來,已經傳遍親友之間,所基於此我將採購水果的重點區分成四個歸類;
1,價格。2,時鮮。3,甜度。4,安全。
這四種分類彼此牽涉相關,關係就像是一張桌子有四個邊,彼此就共構一個面,有了這樣的概念,繼續探討怎樣鑑別的技術才有意義。水果的歸類,除了學生物學是很沒意義的,例如漿果、肉果、假果、花果等等,在此統稱水果吧!
正常來說,賣水果的是根據水果的批價、甜度、鮮度、決定基本價格,當然,有規模的市場會有農藥、病蟲害檢驗制度,天底下沒有沒蟲的水果,當然也沒有不含農藥的蔬果,這其實也決定的水果的市場價格,只是一般消費者並不清楚,市場批發的過程中,已經經過一番批價、溢價、定價、決價的過程,所以消費者並不知道詳細的定價流程,當然,進入市場之後,消費者也就在每天餐餐的無知中渡過,所以,沒有採購生鮮水果的知識,也是一項遺憾的生活方式。
首先不要急著從怎樣鑑定各種水果好壞開使,因為每種水果的鑑定方式不同,季節不同水果的甜度和品質也不同,例如鳳梨,因為產地產期不同就有所謂的冬果和夏果之分,其他如西瓜、蓮霧等都有類似的區分,加上品種和價格以及消費習慣的差異,單純的去鑑定水果值不值得採購,那是失掉意義的,多數人會感覺自己家買的水果總是令人失望,就是這個原因。例如,商家標示價格,往往根據進貨價加上一定的利潤標示售價,經過半天貨架陳列,發現居然乏人問津,於是改了價格繼續等待下午的顧客,想不到還是沒有動靜,於是把本來照大小分類好的重新打作一堆廉價促銷,這時來了一些主婦撿便宜,東挑西選之後,還剩一半過夜,第二天賣相變差,商家只好虧本出清,沒想到依舊殘貨一半,一半忍痛丟棄,第二天進貨學乖了,壓低採構品質,並降價販售,這次在也不分大小,同樣來了一批撿便宜的主婦,胡亂翻撿後賣出一半,其餘重新整理入冰庫,次日當作新貨再以同樣價格推出,總算打平收支。
這樣經營的生鮮商店到處都是,因此,消費者不知道怎樣挑選判斷,可能花高價買到不新鮮的貨,同時也因為不知道行情,被商家耽誤了判斷,吃的並不是新鮮水果,挑選的主婦也很辛苦,每次能夠安心從容進出市場的時間有限,怎樣在一日數變的標價上迅速採購多樣食品,考驗著主婦的神經,就有很多婦女細聲詢問每次都很專注挑選的我,然後毫不遲疑接受我的建議,再匆匆奔向下一個貨架,顯然商家知道這些主婦的目光,是被標價牌牽引的,我從來不是這樣進市場,我把價格問題留給敏感又節儉的老婆,我只管掃視哪裡有新鮮的貨陳列,打老遠一看就知倒是剛上架的旺季鮮品,然後,試著找出商家有沒有犯錯,例如標錯價格、便宜、混合、促銷等等,確定可以自由挑選後我才會開始觀察,往往商家會為了場面美觀圖個方便,把新貨堆在舊貨上,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小心不要買到舊貨,同時注意有沒有農藥和腐敗的氣味,也就是還沒有摸到水果之前,鼻子要先『聞香』,確定了產品的新鮮後判斷價格是否合理,就是先比價,確定它是比較便宜的價格,然後才進行挑選動作,否則,乾脆去切好的保鮮櫃購買『宰好的』水果吧!
走到堆滿水果的攤子前,想要挑到品質好、味道佳的水果,有訣竅:
1,買當令水果
時令水果多半新鮮、品質佳,而且價錢又合理。而不合時令的水果不但價錢高,而且極可能施加了大量化學藥劑後才提前或延後上市,所以儘量少買這一類水果。
所謂當令的水果,是指產地季節性水果,如今冷凍和保鮮技術發達,很多國家都是靠進口水果的,因此在商場可以看到有一半以上水果是冷藏的,一般保鮮的冷藏標准就是攝氏三到五度,中途失溫或者解封都不合規定,這種水果容易腐敗,當然市場便宜賣。至於本地水果也是冷藏輸送的就不必太過慮,有些後熟的水果,例如木瓜、香蕉、芒果、釋迦等等,除了開箱時間,其餘不是關鍵。
水果的旺季,正是該種水果價格下跌的時候,也是水果品質最佳的時候,除非特別撿便宜,否則不宜錯過時季,所謂品質最好包括甜度、熟度、賣相、藥蟲害最低等等,如果過了旺季或者說挑選促銷的貨底,就要有如下更精確的判斷技術,以爭取更高的甜度。
2,外形完好 沒有瘀傷
不論何種水果,果實飽滿,大小適中(表示果實發育完全)、外形完好、無碰傷及病斑等,都是基本的選擇要點。果實拿上手沈甸甸、具重量感,通常表示水分含量多,吃起來應是“香甜多汁”,如果拿起來輕輕的,可能已經儲放一段時間,裏面的養分及水分喪失大半。
『水分』不適合瓜類的判斷,逢雨季的瓜吸水過多,容易腐敗,甜度流失,如果放置過久中間已經腐爛溢汁,搖晃都感覺到就決不能要了。
所謂外型完好,包括端正、成型、無蒂落、無脫粉、碰傷、蟲咬、霜害、缺皺、均勻等等,一種水果有一種水果的形狀、本色,木瓜有木瓜型,檸檬有檸檬型,這是不變的,成熟的水果一定會『完型』,否則就是還沒成熟,每種水果由果柄到臍都有個『軸心』,這個軸心正不正和水果發育及賣相很有關係,如果日照不均或者營養偏差,這個軸心就不會位在正中位置。
3,色澤鮮麗 氣味清香
當然,色彩的勻度也可以透露成熟狀態。成熟的水果多半散發或濃或淡的果香,而色澤亮麗,尤其像芒果、鳳梨、木瓜、蘋果、香瓜、水蜜桃等,更是要色、味雙全才是佳品。
冷藏的進口水果通常香味已經流失,經過溼度調整的水果一定有通風過的遺憾,這時除了腐敗農藥氣味,還有所謂的生化持久劑的味道,如果味道過重就必須放棄購買,例如橙子、葡萄柚等橘柑類都是採用落葉劑之類的保存方式。蘋果的清香經過臘光後,當然也就聞不到了。通常本地產水果失掉這些氣味,那就是冷藏存貨,或者商家批量進貨的庫存,不是每日進貨的流動上架,
4,聽聲辨好壞
選購某些水果時,例如大型水果和瓜類,需要先練一練彈指和辨聲的功夫。如果聲響清脆,表示成熟度正好,水分也充足,西瓜和大型的新疆瓜就是需要『拍聲』聽聲需要經驗,厚實沈悶熟度不足,搖晃有水聲是過熟,有回聲是空心缺水瓜,同時感覺手拍的彈性,瓜類是最難判斷的水果,西瓜需要綜合的技巧,包括瓜紋的深淺、擴張度,還有瓜粉、藤青等,皮青而色深熟度不足皮厚,甜度判斷包括注意臍的開度,綜合之後才是甜度的保證,如果已經發生酸味,表示已經過期流湯汁,甚至已經脹破,除非高手,不要冒險。
如果是選鳳梨,用手指彈一彈,聲音堅實厚重『肉聲』,才是好鳳梨,當然還有其他判斷方式,須在個別水果中說明。
以上只是一般的通用訣竅,類別水果的判斷,再一一詳述。
先說哈蜜瓜,這是通稱的黃色網紋蜜瓜,甜度高,肉色橘黃透紅。一般也有切開賣的,但等於就是幫你篩選過,所以價錢比沒切開的貴,你要便宜就自己去挑完整的,因為瓜類的體積大,哈蜜瓜的後熟期短,冷藏不合算有存貨壓力,經常要促銷,這時候就看個人功力挑選,瓜類防蟲力強,不必擔心藥害蟲害等,但是小心雨季雨水過多,失甜。哈蜜瓜和新疆瓜、蜜露、翡翠露等香瓜不同就在於網紋,網紋越粗越大者就是甜瓜,只要外型平均軸心端正,圓形沒有弧瓣狀,瓜皮就會薄,看臍開度越大越成熟,如果再沒有水聲就是高甜度好瓜。
注意凹陷、皮皺、瓜皮泛黑、斑點等情況,瓜類容易缺磷,缺磷會畸形,一般超市不會上架,小攤子圖小利會販售,樣子雖難看,有些卻尚可食用,一般是賣給冰果店切著賣,有些則是缺水夭折引起的畸形瓜,注意有些還是死藤、乾旱,有些則是反覆回冷藏庫的陳貨乾癟,果皮發灰黑就是這種下貨,營養已失一般家庭不要採購。
哈蜜瓜是瓜中之王,白皮綠色的蜜露則是瓜後,以上的規則可以適用在香瓜類,但蜜露等白、黃香瓜無網紋,就有些區別否則買回『菜瓜』,以後就越來越沒自信心了。
時下夏季已過,溫帶小型水果(冬季水果)漸漸淡出,熱帶水果正是大出貨的季節,其中以瓜類等大型水果當令,市場上體積最大的就是瓜類,瓜類因爲成長時間短,一年中可以收穫兩次,所以又分成冬瓜和夏瓜,夏瓜銜接樹果出貨,也就是香蕉、芒果、龍眼、荔枝等水果漸漸退出市場,代之以大量的瓜類、鳳梨、甘蔗、以及南洋進口的少量熱帶水果揶子、榴槤、火龍果或溫帶蘋果等等,放眼望去,就是西瓜、香瓜、哈蜜瓜、木瓜等田間水稻間作的夏日瓜類,紛紛上市。
西瓜在英文中一率稱『水瓜』(watermelon),意思就是西瓜含水量很高。西瓜分成長形的大西瓜、球形的小西瓜,小西瓜有黃肉、紅肉兩種,大西瓜一般只有紅肉西瓜,介於兩種瓜之間的有長形金龍、無籽紅肉西瓜、無籽小玉瓜和小紅鈴,另外新疆大瓜等於是介於西瓜和哈蜜瓜之間的品種,以上都是表面具有深綠『蛇紋』的瓜,同時體積龐大,重量是瓜類的特徵,若運輸不當就會破損,越是甜瓜越容易被震破,因爲體積太大,所以它是『躺』在天間長大的,因爲躺在田間,容易受到雨水的浸泡,生長容易變形,日照不均,發育上很容易不均衡,你總不希望買到半個甜瓜吧。
由於瓜的特性如此,因此判斷好壞就需要全面,尤其是切開的瓜,有時一半甜另一半不甜,當然切開後的價格不同,這也就是爲什麽要學挑選水果的主因,沒有人可以切開每個水果用試吃挑選,也沒有人會只賣出半個甜的部分,尤其瓜類體積大,有句話說;『西瓜頭,鳳梨尾。』也就是說瓜累的頭部和鳳梨的尾部較甜,實際上鳳梨是由下向上長的,所以鳳梨尾實際上就是它的『頭』,也就是果柄的部分,果柄就是果樹向果實生長的一根枝柄,相對的花房一端就是它的『臍』眼。正因爲西瓜生長的不均勻,所以判斷起來就很吃力,拍打的位置和方向都會影響效果,當然,臍眼就是判斷成熟度的關鍵,完全成熟的瓜臍,是幾乎平的沒有凹陷,凹陷越深就是越不成熟的瓜,另外外型可以判斷的就是空心瓜,通常瓜身不是正圓形,而是一畦畦的隆起,那就成熟期乾旱缺水引起 的,通常空心不嚴重不至於不甜,但是『松心瓜』天生就難吃,很多人經常吃『便宜瓜』,還以爲這就是正常西瓜,沒有水的瓜,還叫(watermelon)嗎??
其次要判斷蛇紋、皮色、果粉,蛇紋分開的越寬表示瓜生長的情況越好,皮色均勻表示日照越均勻,果粉『粉白色的薄薄一表層』越多表示它越新鮮,如果已經像是有層蠟般發亮,就是經過二夜以上,當心瓜中腐敗。水果的致命傷就是含糖分越高,越容易提前酸腐敗,因此外觀判斷之後還要將之拿起輕拍瓜身,搖晃,仔細聽聲音,低沈的都是過熟水傷,如果過手感覺沈重,彈性又高,聲音確實清脆,表示皮薄、水分高、甜度夠,這種特等瓜只要一刀切下,應聲而破,就是高級品,但是,因爲好貨貨主會惜售吊價,因此價錢通常很硬,不是高檔超市、飯店不會收購,如果一般市場陳列販售,都是偶然巧遇滯銷拋售,或是在大量旺季可遇的情況,這就要看市況機會,也就是發現商販或超 市新進大批新瓜,商家因爲量大缺乏信心廉售,要大膽的選購,通常這就是尖峰旺季的 時刻,否則只有等到銷售貨尾,通常店家急著脫手以免腐敗,價錢會一再折讓,但就要小心過熟的問題,這時才用鼻子聞,是沒有用的,如果是香瓜貨密瓜類,越相的就越危險,除非經驗豐富老道,否則不要挑選,如果囊中羞澀卻是口饞,倒也無妨撿個便宜嘗嘗。
正常西瓜會散發一股清香水氣,感覺就像清晨的花露,其實瓜的內部是溫的,所以瓜的新陳代謝一直在進行散熱,從中散出的就是水果本身産生的乙烯,如果包裝通風不良,這種乙烯就是促進腐敗作用的,爲何成熟的瓜會加速本身腐敗,這和生物本身的繁殖有關,此時瓜的養分開始向種子集中,以便保護品種繁殖,在采收之前,瓜類不斷從泥土和水分中吸收養分,如果這時瓜藤發生旱災或者其他因素(斷根、死亡),瓜藤會自動 死亡,生物現象叫做『自割斷尾』,這種瓜提前抽幹養分,就是死藤瓜,西瓜采收時會保留一節瓜藤,如果意外折斷也無所謂,若是提前割斷,養分甜度不完全,瓜的外表顔色等等看不太明顯,就要看這根藤的情況,若是幹度硬度適中,就算正常,若是已經乾扁萎縮,呵呵,那就是次等貨了。通常死藤瓜和過熟的瓜,甜度和養分已經被倒抽回種子中,注意看剖開的西瓜,瓜籽四周出現腐敗流水,瓜子本身卻特別亮眼。
瓜類本身品種強勢,所謂強勢就是雜草中照樣不扶自生,這樣使瓜類的抗病性強,本來不需要施灑農藥,但是因爲瓜葉生長在多蟲的夏季,因此還是需要早期農藥殺蟲,除非藥性過度,一般不會對瓜産生藥害,只有被動物偷吃的情況才會侵入蟲卵等,因此,完整的購買是必要的,剖開的瓜實在不要太放心食用,商家越是表現出剖白的態度越不要相信,瓜類最常做的手腳就是糖精試吃,刀上,鑽板,抹布上都有可能摻糖,那種試吃一定有代價的。在這裏不強調瓜肉的顔色越深(紅)越好,畢竟顔色最容易作假,燈光、糖漿染色等等,在明眼人來說卻是容易上當的,所以還是要學會全瓜判斷,再去要求開瓜採購,以最後確認,當然,也要當心店家反悔,以前沒有這種技術還無此困擾,一旦你的技術到家,挑出好貨,有些店家反而反悔耍賴,要你加價,這種情形我通常會放棄,畢竟爭執違反了做生意兩相情願的本意。我經常會碰到的情況是,店家發現內行的我,打死就是不肯講價或者有些不肯賣調高價,因此,最好默不吭聲,當做沒事一樣偷偷挑選,假裝無意挑中某個。
若是到超市買瓜,那就大方盡情的挑吧,反正價錢店家已經灌了成本了,這時候,你就要設法逮到超商的職員犯下錯誤,多數超商陳列的都是中上等的貨色,但是往往新舊貨雜陳,驗收不準確,摻雜次貨成堆販賣,只要判斷出標價偏差、或是降價促銷就是購買機會,從中挑選少數特級品就看個人功夫,畢竟誰也不買很多,挑出一兩個就已經值本了,而每個超市職員通常都會漫不精心,和路邊小販的積極性不同,從來不想學這些小 技,因此,沒有一家超商靠水果蔬菜部門賺錢的,除了專業一些的蔬果超市,而這在中 國,是沒有專業蔬果超市可以存活的,以我觀察加拿大的蔬果超市,水果部門幾乎是絕對不賺錢的,腐敗就立刻報廢,損耗很大,因爲分類和挑選定價的工作都交給了中盤,中盤承擔了風險卻也賺走了利潤,農家則是有政府補貼的,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北美洲蔬果比肉類還貴,這種情況不挑真的不行。
香瓜還是以『洋香瓜』和『黃香瓜』兩種為主,洋香瓜顏色青白,未成熟略帶苦味,如果買到不成熟的『青瓜』,就會被譏笑為買到苦瓜,臉上無光之餘,吃起來還要一臉苦瓜臉。反之黃香瓜則皮黃肉白,除了果柄四周多數不苦,差異就在於甜度高低,不甜就不值錢,香瓜命賤可見一斑。
因為香瓜在嶺南地區的普遍,每一個農村長大的人都鍛鍊就自己一套獨門祕方,香瓜產自田間河濱灘地,時間短生長快,蔓藤的際遇不同,同一顆瓜藤長出的瓜大小差異,甜度不一,價錢變動很大,農民很難也不願意分級包裝,通常也是以大簍捆裝,壓傷破裂果滿地都是,嚴格說來沒有很大的商品經濟,挑選的人當然也就大不在乎,大不了不甜就隨手一扔。這樣的水果,如果連介紹的人寫都不寫,一般人讀都懶得讀,可想而知香瓜多麼不吃香,如果不吃香的瓜,還只是用聞的方式挑揀,呵呵,那可遜斃了。
香瓜在餐廳或者攤檔上,作為附贈的餐後水果最是普遍,可見挑選的都是餐飲食品界的採購,切盤後用鹽水或者攤脆用糖水浸泡一下催甜,再端盤出來,你哪知道好壞啊?有些高級的餐廳還會把瓜皮削去,拼出水果盤來供應,這時候吃不吃隨客意,我們常見到滿桌剩了很多不吃的水果,多數就是西瓜、香瓜、慘白的哈瓜,很痛心這種浪費,但又奈何,一種品級分類的觀念病沒有進入商品流程,結果當然如此,所以必需解讀香瓜的判別。
黃香瓜和洋香瓜不同的地方則在於皮色,黃香瓜的皮色均勻度很容易看出,當然既是黃香瓜顏色越深黃越好,輕捏果身有些脆度和彈性,表示瓜肉新鮮,臍開展越平廣越成熟,小心有些脆到一捏就破,這種瓜超甜脆,一般商家不會展示,已經直接送進大餐廳,真正的特極品,通常不會流進市面小攤,也就是說城市中有些人一生根本沒吃過真正的極品瓜,水果的行市就是各有銷售管道,但所幸瓜多又亂,漏網香瓜在所難免,因此更要懂得判斷挑選。
有別於哈蜜瓜、西瓜,香瓜判別的關鍵關鍵就在果柄(藤柄),雖然多數水果都可以從果柄的存在判定,例如櫻桃的果柄,但是瓜類因為生長快速,體積又特別龐大,因此藤柄供應養分的條件必需充分,如瓜果發育不良,藤柄絕對不會良好,因此每一棵香瓜都有一小截果柄附在瓜頭,而香瓜頭和西瓜頭不同,香瓜偏偏就是苦味的,加上香瓜躺在田間日晒,日照不均勻很普遍,發育就是不周延,如果一半又經常泡在水中,喪失甜度非常容易,最關鍵就在瓜內種子特多,一但成熟級開始『抽甜』腐敗。因此採瓜的時機非常重要,所謂強扭的瓜不甜,就是這個道理。很多農人並不是把種瓜當作本業,因此不是很科學的種植,最關鍵的採收時機頂多是在夏季陣雨前,選擇地面乾,瓜已成熟便行採收,有些往往是鄰家採收他也採收,稍微勤快的才會一塊瓜田分期採收,經過擇日採收的香瓜,恰好在成熟『抽甜』之前,藤柄不乾不青,相對瓜身結實粗壯,若是果身絨毛已經脫光果軸、日照均勻,基本上就是甜瓜,其他水傷、晒傷、碰傷等外觀正常,就是上品,假若過熟腐敗必定從瓜內種籽脫水開始,搖晃有聲,透出強烈刺鼻的瓜味,則更必需反頭選擇青瓜,也就是放棄挑選過熟的部分。
瓜類上市的時機不需要提醒,滿街推車的小販出動,就是瓜類季節到了,辛辛苦苦搬幾斤瓜回到家,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保鮮,我相信沒有人不知道瓜需要冰藏,瓜類本身長在田裡,代謝催化作用會釋放熱量,有時在郊外旅行會放在水中降溫,短時間可以的,超過數小時就會失去甜度,可見,瓜是怕水的。所以沒有切食之前不要清洗也不要泡水、削皮,放在冷凍庫中很容易凍傷,所有水果因為水分很高,都只能冷藏不能冷凍,瓜類更是水份多,如果打算保持鮮度同時也保持甜度,香瓜卻可以先取出『內臟』,先不要去皮,用保鮮膜保鮮冷藏,但時間不能超過一天,有些飲冰室就直接貼在玻璃櫃裡展覽,這就是保鮮的一種方式,如果沒有保鮮的觀念,您挑回的瓜失甜,反怪到挑選技術不佳就冤枉了。
說到瓜類,順便把田間一個重要的瓜種介紹完畢,那就是木瓜,此時正是木瓜的旺季結束。木瓜除了網室瓜之外,一般長在田間田埂或是果林空地間,也有春果和夏果之分,也就是在熱帶地區會有二穫收成,一般冬果比夏果酸澀,價位和夏果也不能比,冬季將來之前會有一段時間缺貨,價位也一直持平。
木瓜又分(公瓜)(母瓜)兩種,同時還有黃肉、紅肉之分,夏季出貨多紅肉,冬季多黃肉,公瓜瘦長籽少,母瓜橢圓籽多,因為木瓜有催熟期,因此並不是立即採收就出貨,往往後熟技術不佳控制失當,會造成『啞瓜』,也就是催熟失敗的死瓜,紅肉的形成除了品種優良,還有就是土質和養分的供應造成,價格比黃肉高,顏色橘紅的就是紅肉,不需要多餘的爭執,但問題是除非切開看不見果肉怎辦?其實從外觀就可以看出泛紅或泛黃的木瓜,更由於木瓜後熟作用,必需要靠實物經驗去分辨,光是書面解說一般很難具體表達,所以必需詳細解說。
正常的木瓜通綠透黃(紅),是漂亮的黃綠相間色,木瓜在樹上受日照多的一邊容易黃,發黃後果肉軟而易致腐敗碰傷,因此採收必定在青果成熟之時,木瓜容易受蟲鳥害,故多數木瓜成熟前已經完成套袋保護,採收下來的木瓜通常在運輸過程中才進行後熟,利用本身的果溫,有時以報紙石灰等充填加溫裝箱,沒有經過商品分級包裝的瓜很難保證品級穩定,當上市採購時,首先需明白所有的木瓜此時已經相當成熟,首先也是判斷果柄的情況,如果已經乾黑、生痂就是過度催熟的結果,如果顏色尚青,甚至還流出白色的樹汁,就要輕捏『頭』部(已經說過頭尾的區別),如果已經開始柔軟表示催熟成功,如果依然僵硬,恐怕還要等待情況,如果天氣太冷後熟不足,就會死瓜,通常中盤商人擔心死瓜,又不肯花成本催熟,一律都是密封待價而沽,等到放到攤檔已經整個瓜身通黃可食,買回去後必需一兩天內立刻吃掉,無論怎樣冷藏都已經無效。
上品的木瓜必需皮薄肉厚、成熟度、均勻度佳,甜度高,籽少而空心,通常只有公瓜可以創造這種『成果』,母瓜籽多肉薄,可食用的比例低,價錢當然低,最常吃到的木瓜就是打成汁以後的木瓜牛奶,其實多半是摻了糖水的木瓜汁,過了旺季幾乎沒有哪家敢於切盤販賣,因此,木瓜去皮、去籽後,若是重量所剩不多商家會吃虧的,多半就是要精於挑選,假設一個大量進貨的餐廳,一箱木瓜五十斤,每箱約20顆木瓜,扣除有些腐敗的碰傷的,每個木瓜加工後僅剩三分之二體積,那麼一箱損失十六斤重,成本就要增加三成三,利潤都在裡面了,還能賺錢嗎?何況賣吃的就是賺流水錢,不斤斤計較生意就會每況越下。一般家庭採購木瓜情況其實相似,有些水果總買不好,家庭成員越吃越沒信心,廢棄倒掉的越來越多,惡性循環後就乾脆不買了,外食越來越多,生計怎樣維持?
水果在植物的生態中,屬於繁殖階段,也就是當花開受粉之後開始發育果實,果實就是保護種子和提供種子養分的肉質部分,這和一個有沒有受精的雞蛋是有區別的,受精的雞蛋開始發育胚胎,因此養分開始提供給胚胎使用,所以市面上購買的雞蛋很多是飼料雞的未受精雞蛋。但果樹不同,植物會透過各種媒介授粉,由於授粉的品種不同,因此產生的果實會不一樣,甜度、大小、發育都有不同,木瓜尤其明顯。溫室的木瓜就是利用隔絕其他授粉的方式,限制授粉的品種,一般優良的木瓜會以當地品種與其他特殊品種授粉,但物種雜交後的品種往往又不能產生下一代,所以有些優良水果是來自溫室創造的『精果』,這種品質控制穩定的高檔貨在市場上有獨佔性質,於是,消費者很容易發現一些有商標品牌的水果出現,同樣的也會出現在哈蜜瓜,密露等瓜種,號稱精緻水果,如果有了基本的判定概念,天下沒有可以完全控制的瓜,否則每顆都像工廠一個模子造出來還是水果嗎?以上這些規則當然也適用的,否則當冤大頭的機會還是很多。
同樣的價錢,買回甜度和鮮度不同的水果,先天上就是一種省錢的方法,由於我的挑選技術,家中幾乎沒有拋棄水果,任何水果幾乎都是吃到最後一口才罷休,當然,水果的挑選技術我從來就是不傳之密,在市場遇到求教的,也是將精驗簡單說明,隨著論壇的充實,決定系統整理公佈出來與大家參考。
買水果看來只是一個上市場的日常家事,其實這背後的經濟學問很大,除了開支划算,健康、營養、知性和樂趣都在其中,老婆對我的挑選技術相當依賴而且驕傲,從來也不用傷神學,就是到了市場交代我挑幾個,然後就自顧走開,兩年多來,已經傳遍親友之間,所基於此我將採購水果的重點區分成四個歸類;
1,價格。2,時鮮。3,甜度。4,安全。
這四種分類彼此牽涉相關,關係就像是一張桌子有四個邊,彼此就共構一個面,有了這樣的概念,繼續探討怎樣鑑別的技術才有意義。水果的歸類,除了學生物學是很沒意義的,例如漿果、肉果、假果、花果等等,在此統稱水果吧!
正常來說,賣水果的是根據水果的批價、甜度、鮮度、決定基本價格,當然,有規模的市場會有農藥、病蟲害檢驗制度,天底下沒有沒蟲的水果,當然也沒有不含農藥的蔬果,這其實也決定的水果的市場價格,只是一般消費者並不清楚,市場批發的過程中,已經經過一番批價、溢價、定價、決價的過程,所以消費者並不知道詳細的定價流程,當然,進入市場之後,消費者也就在每天餐餐的無知中渡過,所以,沒有採購生鮮水果的知識,也是一項遺憾的生活方式。
首先不要急著從怎樣鑑定各種水果好壞開使,因為每種水果的鑑定方式不同,季節不同水果的甜度和品質也不同,例如鳳梨,因為產地產期不同就有所謂的冬果和夏果之分,其他如西瓜、蓮霧等都有類似的區分,加上品種和價格以及消費習慣的差異,單純的去鑑定水果值不值得採購,那是失掉意義的,多數人會感覺自己家買的水果總是令人失望,就是這個原因。例如,商家標示價格,往往根據進貨價加上一定的利潤標示售價,經過半天貨架陳列,發現居然乏人問津,於是改了價格繼續等待下午的顧客,想不到還是沒有動靜,於是把本來照大小分類好的重新打作一堆廉價促銷,這時來了一些主婦撿便宜,東挑西選之後,還剩一半過夜,第二天賣相變差,商家只好虧本出清,沒想到依舊殘貨一半,一半忍痛丟棄,第二天進貨學乖了,壓低採構品質,並降價販售,這次在也不分大小,同樣來了一批撿便宜的主婦,胡亂翻撿後賣出一半,其餘重新整理入冰庫,次日當作新貨再以同樣價格推出,總算打平收支。
這樣經營的生鮮商店到處都是,因此,消費者不知道怎樣挑選判斷,可能花高價買到不新鮮的貨,同時也因為不知道行情,被商家耽誤了判斷,吃的並不是新鮮水果,挑選的主婦也很辛苦,每次能夠安心從容進出市場的時間有限,怎樣在一日數變的標價上迅速採購多樣食品,考驗著主婦的神經,就有很多婦女細聲詢問每次都很專注挑選的我,然後毫不遲疑接受我的建議,再匆匆奔向下一個貨架,顯然商家知道這些主婦的目光,是被標價牌牽引的,我從來不是這樣進市場,我把價格問題留給敏感又節儉的老婆,我只管掃視哪裡有新鮮的貨陳列,打老遠一看就知倒是剛上架的旺季鮮品,然後,試著找出商家有沒有犯錯,例如標錯價格、便宜、混合、促銷等等,確定可以自由挑選後我才會開始觀察,往往商家會為了場面美觀圖個方便,把新貨堆在舊貨上,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小心不要買到舊貨,同時注意有沒有農藥和腐敗的氣味,也就是還沒有摸到水果之前,鼻子要先『聞香』,確定了產品的新鮮後判斷價格是否合理,就是先比價,確定它是比較便宜的價格,然後才進行挑選動作,否則,乾脆去切好的保鮮櫃購買『宰好的』水果吧!
走到堆滿水果的攤子前,想要挑到品質好、味道佳的水果,有訣竅:
1,買當令水果
時令水果多半新鮮、品質佳,而且價錢又合理。而不合時令的水果不但價錢高,而且極可能施加了大量化學藥劑後才提前或延後上市,所以儘量少買這一類水果。
所謂當令的水果,是指產地季節性水果,如今冷凍和保鮮技術發達,很多國家都是靠進口水果的,因此在商場可以看到有一半以上水果是冷藏的,一般保鮮的冷藏標准就是攝氏三到五度,中途失溫或者解封都不合規定,這種水果容易腐敗,當然市場便宜賣。至於本地水果也是冷藏輸送的就不必太過慮,有些後熟的水果,例如木瓜、香蕉、芒果、釋迦等等,除了開箱時間,其餘不是關鍵。
水果的旺季,正是該種水果價格下跌的時候,也是水果品質最佳的時候,除非特別撿便宜,否則不宜錯過時季,所謂品質最好包括甜度、熟度、賣相、藥蟲害最低等等,如果過了旺季或者說挑選促銷的貨底,就要有如下更精確的判斷技術,以爭取更高的甜度。
2,外形完好 沒有瘀傷
不論何種水果,果實飽滿,大小適中(表示果實發育完全)、外形完好、無碰傷及病斑等,都是基本的選擇要點。果實拿上手沈甸甸、具重量感,通常表示水分含量多,吃起來應是“香甜多汁”,如果拿起來輕輕的,可能已經儲放一段時間,裏面的養分及水分喪失大半。
『水分』不適合瓜類的判斷,逢雨季的瓜吸水過多,容易腐敗,甜度流失,如果放置過久中間已經腐爛溢汁,搖晃都感覺到就決不能要了。
所謂外型完好,包括端正、成型、無蒂落、無脫粉、碰傷、蟲咬、霜害、缺皺、均勻等等,一種水果有一種水果的形狀、本色,木瓜有木瓜型,檸檬有檸檬型,這是不變的,成熟的水果一定會『完型』,否則就是還沒成熟,每種水果由果柄到臍都有個『軸心』,這個軸心正不正和水果發育及賣相很有關係,如果日照不均或者營養偏差,這個軸心就不會位在正中位置。
3,色澤鮮麗 氣味清香
當然,色彩的勻度也可以透露成熟狀態。成熟的水果多半散發或濃或淡的果香,而色澤亮麗,尤其像芒果、鳳梨、木瓜、蘋果、香瓜、水蜜桃等,更是要色、味雙全才是佳品。
冷藏的進口水果通常香味已經流失,經過溼度調整的水果一定有通風過的遺憾,這時除了腐敗農藥氣味,還有所謂的生化持久劑的味道,如果味道過重就必須放棄購買,例如橙子、葡萄柚等橘柑類都是採用落葉劑之類的保存方式。蘋果的清香經過臘光後,當然也就聞不到了。通常本地產水果失掉這些氣味,那就是冷藏存貨,或者商家批量進貨的庫存,不是每日進貨的流動上架,
4,聽聲辨好壞
選購某些水果時,例如大型水果和瓜類,需要先練一練彈指和辨聲的功夫。如果聲響清脆,表示成熟度正好,水分也充足,西瓜和大型的新疆瓜就是需要『拍聲』聽聲需要經驗,厚實沈悶熟度不足,搖晃有水聲是過熟,有回聲是空心缺水瓜,同時感覺手拍的彈性,瓜類是最難判斷的水果,西瓜需要綜合的技巧,包括瓜紋的深淺、擴張度,還有瓜粉、藤青等,皮青而色深熟度不足皮厚,甜度判斷包括注意臍的開度,綜合之後才是甜度的保證,如果已經發生酸味,表示已經過期流湯汁,甚至已經脹破,除非高手,不要冒險。
如果是選鳳梨,用手指彈一彈,聲音堅實厚重『肉聲』,才是好鳳梨,當然還有其他判斷方式,須在個別水果中說明。
以上只是一般的通用訣竅,類別水果的判斷,再一一詳述。
先說哈蜜瓜,這是通稱的黃色網紋蜜瓜,甜度高,肉色橘黃透紅。一般也有切開賣的,但等於就是幫你篩選過,所以價錢比沒切開的貴,你要便宜就自己去挑完整的,因為瓜類的體積大,哈蜜瓜的後熟期短,冷藏不合算有存貨壓力,經常要促銷,這時候就看個人功力挑選,瓜類防蟲力強,不必擔心藥害蟲害等,但是小心雨季雨水過多,失甜。哈蜜瓜和新疆瓜、蜜露、翡翠露等香瓜不同就在於網紋,網紋越粗越大者就是甜瓜,只要外型平均軸心端正,圓形沒有弧瓣狀,瓜皮就會薄,看臍開度越大越成熟,如果再沒有水聲就是高甜度好瓜。
注意凹陷、皮皺、瓜皮泛黑、斑點等情況,瓜類容易缺磷,缺磷會畸形,一般超市不會上架,小攤子圖小利會販售,樣子雖難看,有些卻尚可食用,一般是賣給冰果店切著賣,有些則是缺水夭折引起的畸形瓜,注意有些還是死藤、乾旱,有些則是反覆回冷藏庫的陳貨乾癟,果皮發灰黑就是這種下貨,營養已失一般家庭不要採購。
哈蜜瓜是瓜中之王,白皮綠色的蜜露則是瓜後,以上的規則可以適用在香瓜類,但蜜露等白、黃香瓜無網紋,就有些區別否則買回『菜瓜』,以後就越來越沒自信心了。
時下夏季已過,溫帶小型水果(冬季水果)漸漸淡出,熱帶水果正是大出貨的季節,其中以瓜類等大型水果當令,市場上體積最大的就是瓜類,瓜類因爲成長時間短,一年中可以收穫兩次,所以又分成冬瓜和夏瓜,夏瓜銜接樹果出貨,也就是香蕉、芒果、龍眼、荔枝等水果漸漸退出市場,代之以大量的瓜類、鳳梨、甘蔗、以及南洋進口的少量熱帶水果揶子、榴槤、火龍果或溫帶蘋果等等,放眼望去,就是西瓜、香瓜、哈蜜瓜、木瓜等田間水稻間作的夏日瓜類,紛紛上市。
西瓜在英文中一率稱『水瓜』(watermelon),意思就是西瓜含水量很高。西瓜分成長形的大西瓜、球形的小西瓜,小西瓜有黃肉、紅肉兩種,大西瓜一般只有紅肉西瓜,介於兩種瓜之間的有長形金龍、無籽紅肉西瓜、無籽小玉瓜和小紅鈴,另外新疆大瓜等於是介於西瓜和哈蜜瓜之間的品種,以上都是表面具有深綠『蛇紋』的瓜,同時體積龐大,重量是瓜類的特徵,若運輸不當就會破損,越是甜瓜越容易被震破,因爲體積太大,所以它是『躺』在天間長大的,因爲躺在田間,容易受到雨水的浸泡,生長容易變形,日照不均,發育上很容易不均衡,你總不希望買到半個甜瓜吧。
由於瓜的特性如此,因此判斷好壞就需要全面,尤其是切開的瓜,有時一半甜另一半不甜,當然切開後的價格不同,這也就是爲什麽要學挑選水果的主因,沒有人可以切開每個水果用試吃挑選,也沒有人會只賣出半個甜的部分,尤其瓜類體積大,有句話說;『西瓜頭,鳳梨尾。』也就是說瓜累的頭部和鳳梨的尾部較甜,實際上鳳梨是由下向上長的,所以鳳梨尾實際上就是它的『頭』,也就是果柄的部分,果柄就是果樹向果實生長的一根枝柄,相對的花房一端就是它的『臍』眼。正因爲西瓜生長的不均勻,所以判斷起來就很吃力,拍打的位置和方向都會影響效果,當然,臍眼就是判斷成熟度的關鍵,完全成熟的瓜臍,是幾乎平的沒有凹陷,凹陷越深就是越不成熟的瓜,另外外型可以判斷的就是空心瓜,通常瓜身不是正圓形,而是一畦畦的隆起,那就成熟期乾旱缺水引起 的,通常空心不嚴重不至於不甜,但是『松心瓜』天生就難吃,很多人經常吃『便宜瓜』,還以爲這就是正常西瓜,沒有水的瓜,還叫(watermelon)嗎??
其次要判斷蛇紋、皮色、果粉,蛇紋分開的越寬表示瓜生長的情況越好,皮色均勻表示日照越均勻,果粉『粉白色的薄薄一表層』越多表示它越新鮮,如果已經像是有層蠟般發亮,就是經過二夜以上,當心瓜中腐敗。水果的致命傷就是含糖分越高,越容易提前酸腐敗,因此外觀判斷之後還要將之拿起輕拍瓜身,搖晃,仔細聽聲音,低沈的都是過熟水傷,如果過手感覺沈重,彈性又高,聲音確實清脆,表示皮薄、水分高、甜度夠,這種特等瓜只要一刀切下,應聲而破,就是高級品,但是,因爲好貨貨主會惜售吊價,因此價錢通常很硬,不是高檔超市、飯店不會收購,如果一般市場陳列販售,都是偶然巧遇滯銷拋售,或是在大量旺季可遇的情況,這就要看市況機會,也就是發現商販或超 市新進大批新瓜,商家因爲量大缺乏信心廉售,要大膽的選購,通常這就是尖峰旺季的 時刻,否則只有等到銷售貨尾,通常店家急著脫手以免腐敗,價錢會一再折讓,但就要小心過熟的問題,這時才用鼻子聞,是沒有用的,如果是香瓜貨密瓜類,越相的就越危險,除非經驗豐富老道,否則不要挑選,如果囊中羞澀卻是口饞,倒也無妨撿個便宜嘗嘗。
正常西瓜會散發一股清香水氣,感覺就像清晨的花露,其實瓜的內部是溫的,所以瓜的新陳代謝一直在進行散熱,從中散出的就是水果本身産生的乙烯,如果包裝通風不良,這種乙烯就是促進腐敗作用的,爲何成熟的瓜會加速本身腐敗,這和生物本身的繁殖有關,此時瓜的養分開始向種子集中,以便保護品種繁殖,在采收之前,瓜類不斷從泥土和水分中吸收養分,如果這時瓜藤發生旱災或者其他因素(斷根、死亡),瓜藤會自動 死亡,生物現象叫做『自割斷尾』,這種瓜提前抽幹養分,就是死藤瓜,西瓜采收時會保留一節瓜藤,如果意外折斷也無所謂,若是提前割斷,養分甜度不完全,瓜的外表顔色等等看不太明顯,就要看這根藤的情況,若是幹度硬度適中,就算正常,若是已經乾扁萎縮,呵呵,那就是次等貨了。通常死藤瓜和過熟的瓜,甜度和養分已經被倒抽回種子中,注意看剖開的西瓜,瓜籽四周出現腐敗流水,瓜子本身卻特別亮眼。
瓜類本身品種強勢,所謂強勢就是雜草中照樣不扶自生,這樣使瓜類的抗病性強,本來不需要施灑農藥,但是因爲瓜葉生長在多蟲的夏季,因此還是需要早期農藥殺蟲,除非藥性過度,一般不會對瓜産生藥害,只有被動物偷吃的情況才會侵入蟲卵等,因此,完整的購買是必要的,剖開的瓜實在不要太放心食用,商家越是表現出剖白的態度越不要相信,瓜類最常做的手腳就是糖精試吃,刀上,鑽板,抹布上都有可能摻糖,那種試吃一定有代價的。在這裏不強調瓜肉的顔色越深(紅)越好,畢竟顔色最容易作假,燈光、糖漿染色等等,在明眼人來說卻是容易上當的,所以還是要學會全瓜判斷,再去要求開瓜採購,以最後確認,當然,也要當心店家反悔,以前沒有這種技術還無此困擾,一旦你的技術到家,挑出好貨,有些店家反而反悔耍賴,要你加價,這種情形我通常會放棄,畢竟爭執違反了做生意兩相情願的本意。我經常會碰到的情況是,店家發現內行的我,打死就是不肯講價或者有些不肯賣調高價,因此,最好默不吭聲,當做沒事一樣偷偷挑選,假裝無意挑中某個。
若是到超市買瓜,那就大方盡情的挑吧,反正價錢店家已經灌了成本了,這時候,你就要設法逮到超商的職員犯下錯誤,多數超商陳列的都是中上等的貨色,但是往往新舊貨雜陳,驗收不準確,摻雜次貨成堆販賣,只要判斷出標價偏差、或是降價促銷就是購買機會,從中挑選少數特級品就看個人功夫,畢竟誰也不買很多,挑出一兩個就已經值本了,而每個超市職員通常都會漫不精心,和路邊小販的積極性不同,從來不想學這些小 技,因此,沒有一家超商靠水果蔬菜部門賺錢的,除了專業一些的蔬果超市,而這在中 國,是沒有專業蔬果超市可以存活的,以我觀察加拿大的蔬果超市,水果部門幾乎是絕對不賺錢的,腐敗就立刻報廢,損耗很大,因爲分類和挑選定價的工作都交給了中盤,中盤承擔了風險卻也賺走了利潤,農家則是有政府補貼的,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北美洲蔬果比肉類還貴,這種情況不挑真的不行。
香瓜還是以『洋香瓜』和『黃香瓜』兩種為主,洋香瓜顏色青白,未成熟略帶苦味,如果買到不成熟的『青瓜』,就會被譏笑為買到苦瓜,臉上無光之餘,吃起來還要一臉苦瓜臉。反之黃香瓜則皮黃肉白,除了果柄四周多數不苦,差異就在於甜度高低,不甜就不值錢,香瓜命賤可見一斑。
因為香瓜在嶺南地區的普遍,每一個農村長大的人都鍛鍊就自己一套獨門祕方,香瓜產自田間河濱灘地,時間短生長快,蔓藤的際遇不同,同一顆瓜藤長出的瓜大小差異,甜度不一,價錢變動很大,農民很難也不願意分級包裝,通常也是以大簍捆裝,壓傷破裂果滿地都是,嚴格說來沒有很大的商品經濟,挑選的人當然也就大不在乎,大不了不甜就隨手一扔。這樣的水果,如果連介紹的人寫都不寫,一般人讀都懶得讀,可想而知香瓜多麼不吃香,如果不吃香的瓜,還只是用聞的方式挑揀,呵呵,那可遜斃了。
香瓜在餐廳或者攤檔上,作為附贈的餐後水果最是普遍,可見挑選的都是餐飲食品界的採購,切盤後用鹽水或者攤脆用糖水浸泡一下催甜,再端盤出來,你哪知道好壞啊?有些高級的餐廳還會把瓜皮削去,拼出水果盤來供應,這時候吃不吃隨客意,我們常見到滿桌剩了很多不吃的水果,多數就是西瓜、香瓜、慘白的哈瓜,很痛心這種浪費,但又奈何,一種品級分類的觀念病沒有進入商品流程,結果當然如此,所以必需解讀香瓜的判別。
黃香瓜和洋香瓜不同的地方則在於皮色,黃香瓜的皮色均勻度很容易看出,當然既是黃香瓜顏色越深黃越好,輕捏果身有些脆度和彈性,表示瓜肉新鮮,臍開展越平廣越成熟,小心有些脆到一捏就破,這種瓜超甜脆,一般商家不會展示,已經直接送進大餐廳,真正的特極品,通常不會流進市面小攤,也就是說城市中有些人一生根本沒吃過真正的極品瓜,水果的行市就是各有銷售管道,但所幸瓜多又亂,漏網香瓜在所難免,因此更要懂得判斷挑選。
有別於哈蜜瓜、西瓜,香瓜判別的關鍵關鍵就在果柄(藤柄),雖然多數水果都可以從果柄的存在判定,例如櫻桃的果柄,但是瓜類因為生長快速,體積又特別龐大,因此藤柄供應養分的條件必需充分,如瓜果發育不良,藤柄絕對不會良好,因此每一棵香瓜都有一小截果柄附在瓜頭,而香瓜頭和西瓜頭不同,香瓜偏偏就是苦味的,加上香瓜躺在田間日晒,日照不均勻很普遍,發育就是不周延,如果一半又經常泡在水中,喪失甜度非常容易,最關鍵就在瓜內種子特多,一但成熟級開始『抽甜』腐敗。因此採瓜的時機非常重要,所謂強扭的瓜不甜,就是這個道理。很多農人並不是把種瓜當作本業,因此不是很科學的種植,最關鍵的採收時機頂多是在夏季陣雨前,選擇地面乾,瓜已成熟便行採收,有些往往是鄰家採收他也採收,稍微勤快的才會一塊瓜田分期採收,經過擇日採收的香瓜,恰好在成熟『抽甜』之前,藤柄不乾不青,相對瓜身結實粗壯,若是果身絨毛已經脫光果軸、日照均勻,基本上就是甜瓜,其他水傷、晒傷、碰傷等外觀正常,就是上品,假若過熟腐敗必定從瓜內種籽脫水開始,搖晃有聲,透出強烈刺鼻的瓜味,則更必需反頭選擇青瓜,也就是放棄挑選過熟的部分。
瓜類上市的時機不需要提醒,滿街推車的小販出動,就是瓜類季節到了,辛辛苦苦搬幾斤瓜回到家,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保鮮,我相信沒有人不知道瓜需要冰藏,瓜類本身長在田裡,代謝催化作用會釋放熱量,有時在郊外旅行會放在水中降溫,短時間可以的,超過數小時就會失去甜度,可見,瓜是怕水的。所以沒有切食之前不要清洗也不要泡水、削皮,放在冷凍庫中很容易凍傷,所有水果因為水分很高,都只能冷藏不能冷凍,瓜類更是水份多,如果打算保持鮮度同時也保持甜度,香瓜卻可以先取出『內臟』,先不要去皮,用保鮮膜保鮮冷藏,但時間不能超過一天,有些飲冰室就直接貼在玻璃櫃裡展覽,這就是保鮮的一種方式,如果沒有保鮮的觀念,您挑回的瓜失甜,反怪到挑選技術不佳就冤枉了。
說到瓜類,順便把田間一個重要的瓜種介紹完畢,那就是木瓜,此時正是木瓜的旺季結束。木瓜除了網室瓜之外,一般長在田間田埂或是果林空地間,也有春果和夏果之分,也就是在熱帶地區會有二穫收成,一般冬果比夏果酸澀,價位和夏果也不能比,冬季將來之前會有一段時間缺貨,價位也一直持平。
木瓜又分(公瓜)(母瓜)兩種,同時還有黃肉、紅肉之分,夏季出貨多紅肉,冬季多黃肉,公瓜瘦長籽少,母瓜橢圓籽多,因為木瓜有催熟期,因此並不是立即採收就出貨,往往後熟技術不佳控制失當,會造成『啞瓜』,也就是催熟失敗的死瓜,紅肉的形成除了品種優良,還有就是土質和養分的供應造成,價格比黃肉高,顏色橘紅的就是紅肉,不需要多餘的爭執,但問題是除非切開看不見果肉怎辦?其實從外觀就可以看出泛紅或泛黃的木瓜,更由於木瓜後熟作用,必需要靠實物經驗去分辨,光是書面解說一般很難具體表達,所以必需詳細解說。
正常的木瓜通綠透黃(紅),是漂亮的黃綠相間色,木瓜在樹上受日照多的一邊容易黃,發黃後果肉軟而易致腐敗碰傷,因此採收必定在青果成熟之時,木瓜容易受蟲鳥害,故多數木瓜成熟前已經完成套袋保護,採收下來的木瓜通常在運輸過程中才進行後熟,利用本身的果溫,有時以報紙石灰等充填加溫裝箱,沒有經過商品分級包裝的瓜很難保證品級穩定,當上市採購時,首先需明白所有的木瓜此時已經相當成熟,首先也是判斷果柄的情況,如果已經乾黑、生痂就是過度催熟的結果,如果顏色尚青,甚至還流出白色的樹汁,就要輕捏『頭』部(已經說過頭尾的區別),如果已經開始柔軟表示催熟成功,如果依然僵硬,恐怕還要等待情況,如果天氣太冷後熟不足,就會死瓜,通常中盤商人擔心死瓜,又不肯花成本催熟,一律都是密封待價而沽,等到放到攤檔已經整個瓜身通黃可食,買回去後必需一兩天內立刻吃掉,無論怎樣冷藏都已經無效。
上品的木瓜必需皮薄肉厚、成熟度、均勻度佳,甜度高,籽少而空心,通常只有公瓜可以創造這種『成果』,母瓜籽多肉薄,可食用的比例低,價錢當然低,最常吃到的木瓜就是打成汁以後的木瓜牛奶,其實多半是摻了糖水的木瓜汁,過了旺季幾乎沒有哪家敢於切盤販賣,因此,木瓜去皮、去籽後,若是重量所剩不多商家會吃虧的,多半就是要精於挑選,假設一個大量進貨的餐廳,一箱木瓜五十斤,每箱約20顆木瓜,扣除有些腐敗的碰傷的,每個木瓜加工後僅剩三分之二體積,那麼一箱損失十六斤重,成本就要增加三成三,利潤都在裡面了,還能賺錢嗎?何況賣吃的就是賺流水錢,不斤斤計較生意就會每況越下。一般家庭採購木瓜情況其實相似,有些水果總買不好,家庭成員越吃越沒信心,廢棄倒掉的越來越多,惡性循環後就乾脆不買了,外食越來越多,生計怎樣維持?
水果在植物的生態中,屬於繁殖階段,也就是當花開受粉之後開始發育果實,果實就是保護種子和提供種子養分的肉質部分,這和一個有沒有受精的雞蛋是有區別的,受精的雞蛋開始發育胚胎,因此養分開始提供給胚胎使用,所以市面上購買的雞蛋很多是飼料雞的未受精雞蛋。但果樹不同,植物會透過各種媒介授粉,由於授粉的品種不同,因此產生的果實會不一樣,甜度、大小、發育都有不同,木瓜尤其明顯。溫室的木瓜就是利用隔絕其他授粉的方式,限制授粉的品種,一般優良的木瓜會以當地品種與其他特殊品種授粉,但物種雜交後的品種往往又不能產生下一代,所以有些優良水果是來自溫室創造的『精果』,這種品質控制穩定的高檔貨在市場上有獨佔性質,於是,消費者很容易發現一些有商標品牌的水果出現,同樣的也會出現在哈蜜瓜,密露等瓜種,號稱精緻水果,如果有了基本的判定概念,天下沒有可以完全控制的瓜,否則每顆都像工廠一個模子造出來還是水果嗎?以上這些規則當然也適用的,否則當冤大頭的機會還是很多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